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娱论: 名著岂能戏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02:03 燕赵都市报

  《水浒传》讲述了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伟哥”引发一系列尴尬;《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兄弟”变成了某大学的营销高手;《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竟对贾政的丫环说:“你别跟着我,我要去上网”……近日记者走访北京的一些书店和书摊发现,脍炙人口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现如今赫然有了“新的诠释”。(4月17日、18日《人民日报》)

  随着“戏说”、“新版”、“大话”等名词在影视剧作品中频繁亮相,人们对戏剧化了的历史似乎已见怪不怪了。如今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被改头换面,一些现代经典作品也被改编得面目全非,令人哭笑不得:曹禺《雷雨》中的繁漪和周萍怀孕流产租屋另筑爱巢,阿Q与吴妈谈起了恋爱,《荷塘月色》里的“我”居然希望在荷塘看见女孩子洗澡……在现代这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中,应该说让人惊讶的东西不多。任何存在的东东,都能诌上几句存在的道理。如:Q版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在现代快节奏和巨大压力下,人们需要自我心理的消遣和保健。我们不否认Q版的搞笑、搞怪和自嘲能够舒缓紧张的神经,但是何必要拿名著开涮呢?

  我国的四大名著,不仅是我国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虽然不至于说动一字就能影响名著的价值,但像这样乱改、Q化名著的行为,无疑是在糟蹋名著,是在丑化我国的文化经典。时下,风行的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制造流行之风,令人深思。我们是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一个声调主旋律,允许不同的乐曲,甚至纯搞笑调侃的东西也有市场。但是,文化市场也要遵循游戏规则,不能另类得过了头。我以为,异化名著Q化名著都是应该唾弃的,借名著的名头传播文化垃圾是坚决不允许的。现在图书市场上那些被改头换面的“四大名著”,已经严重损害了“四大名著”的形象。

  “四大名著”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经典名著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一代代人汲取。由于创作时代不同,“四大名著”文言白话相间,阅读起来是非常“费劲”。改编为影视作品和通俗读本时,是可以增减部分内容的,甚至可以适当演义,但是必须尊重原作,保留原作精华。如文艺评论家李准所言,经典名著改编应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尊重原著基本的价值导向、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二是要尊重原著基本的叙事结构和故事框架;三是要尊重原著基本的人物形象与命运走向。“大话”、“歪说”、“水煮”名著经典,不仅糟蹋了名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而且败坏了名著在青少年心中的形象。

  希望不要让这种丑化名著的恶风再刮了。

  遐迩/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