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首体创下票房“奇迹”的大型儿童剧《魔山》将于下月移师上海大舞台,5月26日、27日连演三场。孟京辉昨日来沪为演出造势时自信地表示:“《魔山》是中国最大、最好的儿童剧。”《魔山》之“最”的背后是他的悠悠叹息:“一个人面对儿童的时候必须改变他以往的坐标系,现在的儿童最需要美学教育。”
(邱致理)
《魔山》·上海增加5米高虚拟熊
记者:上海演出和北京演出有什么不同?现场和孩子们的互动程度如何?
孟京辉:细节上和北京有所不同。上海演出会多加一段舞蹈,熊的造型上也会多加一点新的因素。我正在考虑制作一个5米高的超大的“虚拟熊”,若隐若现,充满想象力。互动方面,走进剧场孩子们就会发现身边有熊、有雪球、有巧克力,《魔山》带来的“陷入式美学”会给传统剧场的“声光电审美”来一次彻底的颠覆。
记者:《魔山》说了什么,它想对小朋友说什么?
孟京辉:《魔山》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本来有点像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它告诉孩子信心和进取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好品质。小熊怎样保卫家园、保护冬眠,就是告诉小朋友怎么样保卫做梦的权利。
《魔山》·孩子比寓教于乐更进一步
记者:作为先锋戏剧导演,对于导演儿童剧融入哪些个人理念?
孟京辉:跟儿童你不可以讲先锋、讲前卫、讲实验,只能简单地告诉他们一句话。我把剧本思想更好地表现出来,比寓教于乐更进一步。
记者:你说儿童剧是一种身体教育和智力教育,现在儿童最需要什么?
孟京辉:最需要美学教育。现在小孩容易模仿,要对他们进行美的后天培育。现在优秀的儿童读物不多,我只能自己给儿子画胖小子的漫画。
《魔山》·导演儿童剧考验导演才华
记者:《魔山》之前是《迷宫》,为何连排两部儿童剧?
孟京辉:我喜欢儿童剧啊!或者说我喜欢面对挑战。很多人说《魔山》是一个秀,但是我觉得除了故事层面,它的形式并不传统,审美的东西“偷偷地”出现,戏剧性的东西也很重要。
记者:导演儿童剧和成人戏剧相比,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孟京辉:我排成人戏剧的时候只有一个箭头,就是往前走。排儿童剧不能不计后果,创作的时候就是“两个箭头的遭遇式创作”,一个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一个从自己的考虑出发。说实话,排儿童剧挺考验导演的才华,我自认挺有才华,他们找我算找对人了。
记者:《魔山》总投资超过1000万,在北京票房不错,到上海有没有市场压力?
孟京辉:我是一个任性的导演,对待艺术创作时很孩子气,票房跟我没什么关系,《魔山》完成了一个我没完成、我想完成的东西,很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