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当代艺术:发呆背后的蠢蠢欲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14:15 新民周刊

  上海当代艺术馆,一场由青年艺术家作品组成的视觉盛宴正在上演。外表的离奇,内质的躁动,让人领略摄影和新媒体艺术的神奇体验。

  撰稿/何思翀钱亦蕉(记者)

  根据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的划分,当代影像艺术可归为三种
类型:高雅艺术、前卫艺术以及“坎普”艺术。“高雅艺术是基本上关乎道德的;前卫艺术是通过极端状态去探讨美与道德之间的张力;而坎普则全然是审美的感觉,即风格在内容之上,审美在道德之上,反讽在悲剧之上。”然而随着新生代艺术家的成长和崛起,很多时候,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是游离在高雅与前卫之间,纠结在前卫和坎普之上,在无意或刻意间绕开传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选择一种新人类的诡异而迷人的实验手法,来表达生活中种种不确定的心情和层层复杂的大都会现象。

  寻找与偶遇

  “无休无止:摄影与新媒体艺术”特展来自对这样一种艺术的寻找,有如策展人廖薇所说:“这是个影像泛滥、声音肆虐的年代,广告海报短信彩铃英特尔杂志报纸动画

漫画电视台MTV
网络游戏
说唱乐迪斯尼好莱坞百老汇BT电影
真人秀
,一切日新月异伴随着无数粗制滥造。我们只有四处寻找艺术。”于是与策展人同龄的近30名生于70和80年代的新生艺术家在寻找中相遇,合作出一场新的视觉感受,构建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的神秘空间里。

  今年29岁的郑知渊和他的《暗流》是在Internet上被发现的。“我们并不了解这个在Fotoyard里叫‘小三’(郑知渊的网名)的究竟是谁,只是他的作品吸引了我们的视线,然后通过在网络中的层层打听,我们最终找到郑知渊。”另一位策展人张温惠介绍说,“尽管带着强烈的现代气息,《暗流》组照都保持着传统摄影的习惯,包括对黑白灰的处理,以及对于照片‘刺点’的把握。在‘刺点’飞机、胡子、眼镜甚至一块白布的作用下,观众轻而易举地被带入非戏剧性的画面里,但是内容却可以随意理解。”

  1977年出生的缪佳欣“希望实现纽约和上海在同一张底片上感光”,于是他将纽约的真实感光和上海的网络电脑荧屏糅合起来,“描述时差和紊乱的记忆空间”,并找到了恰当的词语“TIMESSQUARE”(时代广场)去形容。在20张照片里,错乱的时空搭造出一只洞察的眼睛,看到了完整的时代广场,既在纽约,也在上海。

  摄影艺术“诞生于一次偶遇,也终止于一次偶遇”。当我们共同目睹城市的改头换面,回味高楼大厦影子里的残留记忆时,很多因素会被摄影和摄影师利用,提供给读图时代又一种可能性。

  图像到声音

  当图像无处不在时,艺术家们转移了他们原来的眼光,“新媒体艺术”在声音的作用下拓展着尚不成熟的道路。这次“无休无止”展示了很多年轻的声音装置艺术家的声音作品,并以此来代表背负时代记号的新一代艺术。

  来自慕尼黑的飞苹果手底下,41台电视机运转着,接收41个不同的频道的节目。事实上,你根本无法固定住眼球去关注任何一台电视机,也根本无法了解到任何一家节目的内容。强烈的感官体验迫使我们去聆听噪声,让我们明白:即使闭上眼睛不去看,也没有办法永远地捂住耳朵不去听。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从被迫聆听直至习以为常,甚至在没有背景噪音的时候,反而会因为觉得缺少了什么而感到孤单害怕。

  《江南错》的灵感源自中国诗词,画面也刻意模仿着国画的风格,选取大自然的声音完成作品。长达8分钟的影像只有一个相同的取景,尽管风、云、鸟、树先后表演着自然而微妙的变迁,恐怕也很难让人有耐心坚持把这枯燥的8分钟看完。这单调声音和画面在作者邱黯雄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运转飞快的当代社会里,仍然需要我们“将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能够静下心来关注某一点变化。而只有当观众避免被动的欣赏方式后,用眼睛和心情自由地去感受、享受、思考后,才能探索和理解出这样一层深意。

  “声音是真实世界的可信暗喻,因为城市和社会在可见的变革之前,无形的变动已铭刻在噪音之中。”策展人廖薇代表着整个70、80年代艺术家讲解声音艺术的缘起,“世界纷繁杂乱,看是已经看不明白了,唯有用听,也许还能理出个一二三四。”

  发呆与躁动

  然而,从视角到内容都怀着颠覆既定文化企图的当代影像艺术仍然是一种难以理解和沟通的领域。我们不得不呆滞于某一种模糊而真实的表达面前,试图解释作品背后的内心世界。这种发呆的状态常常为人们所诟病,认为是艺术家炫耀才华和手段,脱离艺术朴实本质的表现之一。

  不可否认,新生代的影像艺术带着深厚的个人感情在里面,甚至厌恶随声附和,因为过多的关注和掌声反而会削弱作品里的锋芒。但是我们却不能不看到,在发呆背后来自内心的躁动蠢蠢欲动。便如这次展会的名字“无休无止”(Restless),指的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焦虑,好比一个举棋不定的瞬间被无限放大成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在这种躁动的指引下,我们不自觉地内省自己身处的环境,并思考个人与城市的关系。

  其实在拉开张鼎的《抽屉》之前,谁也无法说出这套平常的老式家具中的意义何在。然而当灯箱放进了抽屉里,用固定的影像装置取代了真实的物品,我们突然发现了半截水管、废灯泡、纸片、丢弃的娄山关路路牌,甚至一点灰尘的趣味性。仿佛看见了老房子里一套老式家具中的陈年秘密,忍不住一个接着一个拉开抽屉,去寻找一个时代的回忆。

  来自女性艺术家靳华和顾辰的《城市体味》完全属于一片女性的眼光。作品源自作者对夜上海的个人感知,在熟悉的淮海路上的太平洋百货的影像里,重叠上女性身体部位,形成一种非具象化的图像。这种非具象化很容易造成视觉焦点的不知所措,很自然地迷失于夜晚的诱惑,视线的盲从以及被某种无形的东西所驱使和牵扯的惯性之中,体会到对于这个城市的夜的奇特心理暗示。当最后我们嗅到了夜里散发出体味时,不仅仅是内心的躁动冲破了外表的呆滞,更是领悟到精髓的快感后的沉醉。

  作为80年代代表的徐程在作品标题中引用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兰·罗伯·格里耶的话语:“然而,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它存在着,仅此而已。”仅仅表达世界的某个“存在”,正是当代艺术擅长的套路。纷呈的艺术浮华表面,艺术家通过有感而发并随性的笔调引导观众走进发呆的状态。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不安定的躁动与不温顺的观念下,观众自己走出无意义和符号指向的世界,玩味出真实和本质,才是当代艺术的精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