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岩
人们大都知道北京有个天桥,史料所记“天桥八怪”就是典型的江湖艺人,其所怪之处各家记载不尽相同,但多数功夫都出自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地方———吴桥。如今的吴桥杂技已经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上周末,吴桥隆重召开了首届“吴桥农民杂技技能大赛”,意在整合吴桥民间杂技,大赛吸引了包括央视7套,湖南卫视等众多媒体的
关注,吴桥又一次聚合了人们的目光。吴桥,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充满梦幻的地方,五一将至,它又将迎来各方宾朋,而这也是守候着这片土地的吴桥艺人们最开心的时刻。
“鬼手”———王宝合
在杂技大世界景区中有一个典型的杂技小院,小院面积不大,自然幽静,这就是“鬼手居”。两个瓷花碗、三个小红布包,一张铺着毯子的平台。一位老人已年过六旬,坐在小屋的前面,有点仙风道骨之感,他的右边摆着一张桌子,一杯清茶放在上面。
这是吴桥的传统节目“三仙归洞”,表演者是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八大怪之首的老艺术家王宝合。王宝合已年过六旬,他3岁丧母、6岁跟着父亲王福春(著名老艺人,五十年代曾任吴桥县群艺联合会主任)早年在北京天桥卖艺。五十多个艺术春秋不但使王宝合学会了一套杂技绝活,还练就了超人的表演功力。表演“三仙归洞”,不同于大台节目,它与观众近在咫尺,且由观众参与进来,重在“卖口儿”(即语言表达),难在“救戏”(即收回无意或故意露出的马脚)。它要求表演者手法运用灵活,头脑反应迅速,语言表达机智。节目看似小戏法,实则真功夫。但这对王宝合一说似乎驾轻就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02年他应邀到香港演出,被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誉为“鬼手”。
王宝合是位多面手,他的缩骨功夫也非同寻常,节目《穿小袄》是他的保留节目,《口中穿针引线》更是令人叫绝称奇,但他最偏爱的还是“三仙归洞”,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王宝合带着他心爱的“三仙归洞”,走过了很多地方,1951年,他随父亲赴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1953年,去革命圣地延安慰问演出;1955年,成立“杂技二十团”,赴云、贵、川、桂演出……回忆当年场景,王宝合至今记忆犹新,心潮难平。在去往拉萨的途中,当地藏民和哨卡军人看到是来自杂技之乡的艺人们,常常手拉手挡成人墙,不让前行,渴求演员为他们表演。在一些藏族村落,虔诚的藏民看了他们表演的魔术后欣喜若狂,对演员们敬若神明,纷纷向演员们敬献哈达,还要求演员为他们摸顶“赐福”。
王宝合就是这样带着“三仙归洞”走过了几十年,也走遍了大江南北,但他对吴桥杂技的爱始终如一,如今也多了更多的期望,希望吴桥杂技走向世界,希望吴桥杂技旅游能日渐兴旺,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绝技后继有人,“祖辈留下的传统艺术不能失传,我要一直把它传下去。”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想拜王宝合为师,王宝合目前还在认真挑选适合的传人。
天下一绝———独台戏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里,有一种民间绝技“独台戏”,备受游人青睐,但是游人们在捧腹的同时却不知道“独台戏”正面临着失传的尴尬境地。
“独台戏”相传起源于唐朝。起初是在葫芦上画出各种不同的人头,供人赏玩。后来发展成有用木头制作成动作各异的微型人物,而真正用木制人物进行表演,则是吴桥艺人的创举。
闻名全国的表演“独台戏”艺术的老艺人张风林、张桂轩父子,张风林20岁时练成了绝技,他一个人能精通梆子、评剧、豫剧、评词等多种剧种的演唱,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的表演无一不精。在操纵木偶表演的同时,他还能用双脚踏“踩板子”,打击锣、鼓、梆子、手锣、大钗五大件乐器,按演出伴奏的要求,有节奏地进行配合。他的儿子张桂轩从小随父学艺,一家人是“独台戏”表演世家。多年来,父子俩能熟练表演《杨家将》、《薛家将》、《胡家将》、《施公案》、《张四姐闹东京》、《追鱼》、《火烧龙玉楼》、《白蛇传》、《西游记》、《红鱼公主》、《白菊花临风》、《千里驹》、《圣贤传》等20多出整本戏和15余幕折子戏的表演。张风林父子,不仅是“独台戏”表演的行家,而且还自制木偶道具上百件。
张风林父子现在已经正式收了一名女徒弟,如今吴桥老艺人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只要能将老祖宗的绝活儿传下去,是不是血缘关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