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擦边球游戏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6:03 海峡都市报

  2006好莱坞恐怖片一窥

  2006年好莱坞的恐怖片最让人激动的是故事题材的丰富。《征兆666》和《最后的仪式》与宗教有关;《爱尔兰吸血鬼到西方》是传统的吸血鬼题材;《撕裂人》则把全人类放在砧板上;而《夺命访客》回归科幻恐怖,讲述外星生物如何进入人体,蚕食人类;《电话惊魂》又搞电话吓人的把戏;《咒怨2》则又是一部日本旧作的好莱坞翻拍;还有《不给糖
就捣乱》一听就知道是冲着万圣节的热闹去的鬼片加喜剧,当然还有刚刚大热的《惊声尖笑4》恶搞到极致。

  至于续集,是好莱坞这个逐渐缺乏创意的电影工厂不二的法宝。《死神来了3》三年一档稳扎稳打;《我还是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是8年前旧作的延续,不知能否延续热潮;《电锯惊魂3》最不厚道,连年圈钱,只种地不养地;而《德州电锯》系列在守株待兔的凶手中,绝对是前辈高人,看着近年来跟风的变态越来越多,再趟浑水难免失了前辈风范,今年干脆学超人弄本前传回忆录,让你见识变态是怎么练成的。

  影迷票选10大恐怖片

  《午夜凶铃》(日本)

  《第六感》(美国)

  《驱魔人》(美国)

  《沉默的羔羊》(美国)

  《异形》(美国)

  《惊魂记》(美国)

  《闪灵》(美国)

  《七宗罪》(美国)

  《月光光心慌慌》(美国)

  《女巫布莱尔》(美国)

  人们对恐怖的嗜好,有时甚至超过了对美好的渴望。这种怪象,说它病态也好、恶俗也罢,毫无疑问,已经成了一种流行文化。这种心态也的确有趣,一边被其中的情节和镜头惊吓得夜不敢厕,一边又对下一次惊吓充满期待。专家分析说,观看恐怖片其实是对自身压力的排解,对颓废、怪诞、恐怖的迷恋,是一种现代心理。

  显然,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是排斥恐怖片的,因为恐怖片往往就是一种道德秩序的反常。但这并不影响中国观众一次次战栗在好莱坞恐怖镜头面前,或是满脑纠缠着日本恐怖剧的恐怖意念。对于已经在家中通过影碟(当然大半是盗版),恶补了大量或东洋、或西洋的恐怖经验的影迷来说,国产的恐怖片实在不令人满意。在剧院里才能营造出最佳恐怖效果的惊悚片,往往得到的却是观众具有讽刺意味的笑声。

  正如中国导演中最早进行恐怖片探索、也是得到影迷嘲笑最多的阿甘导演所说:在中国拍恐怖片,你必须钻研“恐怖”的尺度,这就好比是场电影审查制度的擦边球游戏。

  缺失的电影类型

  说起中国的恐怖电影,最早的一部当然是1937年的《夜半歌声》,这个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不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更因为其融入了反对封建、张扬正义的复仇等内容,而成为时代的经典,其中田汉、冼星海词曲的《夜半歌声》、《黄河之恋》和《热血》三首插曲同样委婉动人。《夜半歌声》的导演马徐维邦也接连编导了几部恐怖片,一时神州大地鬼影重重。然而,解放后的中国内地影坛恐怖片几乎一夜消失了。但在香港影坛此类影片却大行其道,一段时间里更是鬼片盛行,取材于真实事件的《疯劫》、吓人的《凶榜》、唯美的《倩女幽魂》、得奖的《人肉叉烧包》,以及钱升伟的“数字”鬼片系列、钱永强的“夜半几点钟”系列、南燕的“阴阳路”系列,也在香港电影即将因为盗版而走入低谷之前辉煌过一把。

  然而,在内地影坛,恐怖电影始终是一个忌讳颇多的类型,在以宣传为电影首要任务的年代,恐怖片几乎无人问津,就算是走向了市场经济,往往需要用神鬼或是血腥作为基础的恐怖片也被内地导演们所排斥,何况恐怖电影赤裸裸的商业目的,更是被那些自认有抱负的电影人所鄙夷。

  搞笑而不赔钱

  当然,也有导演以探索的名义尝试拍一些恐怖片,例如1988年的《银蛇谋杀案》和1989年的《黑楼孤魂》。《银蛇谋杀案》正是李少红的处女作,这也是内地少数成功描写变态杀手的电影。而《黑楼孤魂》更以探索片的名义大胆创新恐怖模式。然而,随着1995年好莱坞大片的全面引进,中国影市正式进入票房时代,但中国的恐怖电影却没有迎来它的春天。与冯小刚在贺岁喜剧电影领域和张艺谋在古装武侠片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成功尝试不同,恐怖片始终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脏孩子”。唯一可以书写的,大概就是半路出家的导演阿甘和他那一系列被嘲讽为“搞笑而不赔钱”的恐怖电影。从1999年的《古镜怪谈》、2001年的《闪灵凶猛》、2002年的《凶宅幽灵》到2004年的《天黑请闭眼》一系列惊悚恐怖片,学计算机出身的阿甘坚持拍摄了4部恐怖片,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异类。这些投资不过数百万的小成本电影,无一例外地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4部影片票房分别为:1100万、1300万、1500万、2000万,一部都没赔钱。但阿甘这位中国少有的“有票房保证的导演”不得不面对的是另一种尴尬,观众的口碑极差。观众的一致呼声是,中国的恐怖片为什么拍得好像搞笑片一般,儿戏的镜头语言、假得不能再假的道具和一眼就被认出的反派,还有近乎搞笑的结局。当影迷带着骂声从刚刚响起过笑声的恐怖电影片场走出时,商业上的成功根本不能掩饰中国恐怖电影的窘态。

  恐怖电影的审查

  相比美国人偏爱的血淋淋或又畸形怪样的视觉系恐怖,东方影迷更喜爱追求剧情悬念的心理派恐怖电影。看着美国人看到断手断脚、或是身躯大且恶心的怪物、又或是缓缓前行的僵尸群便觉得恐怖,国人笑其实在没见过大世面,毕竟久经东方文化熏陶才深明欲露还遮的妙处,所以对那类直来直往的感官刺激多是摆出一副不屑之态,嗤之为“腥气过重,而怖气不足”。而对于日本近年来盛行的“午夜凶铃”系列,其中浓重的心理恐怖元素,却很容易在中国影迷中产生共鸣,所以只听说香港导演翻拍日本恐怖电影,却从未有什么美国的电锯杀人狂在香港荧幕上重现。

  然而,不论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视觉恐怖,还是以经典剧本做支撑的心理派恐怖,对于内地的导演来说,都好比纸上谈兵。因为在中国电影分级制度出台前,电影审查官们怎么可能让充满血腥镜头或是妖鬼灵异邪说的电影,到对各年龄观众皆不设防的影院上映呢!近年来,在内地每年上映的恐怖片多少总有几部,例如香港合拍的TWINS的《古宅心慌慌》、张国荣的《异度空间》、大S和刘烨演的《疑神疑鬼》,又或是内地导演的《七夜》和葛优的转型之作《窒息》,然而,这些影片为了能进入影院,无一例外地放弃了自己的恐怖等级,有的一边装神弄鬼,一边加入喜剧元素调节气氛,有的干脆拍的仅仅是部悬疑片。正如阿甘所说:“《闪灵凶猛》审查中,电影局要求尖叫声不能太大,棍子打在头上不能出血,而《天黑请闭眼》审查中被剪了两个镜头,一是‘王志文’身体被切成两截,二是‘黄智贤’的头部被从中划成上下两部分,17万的特效镜头就白做了。做恐怖电影,完全就是对审查底线的一次次试水。”的确,一边是严格的电影审查,一边却是盗版恐怖片侵入后观众日益麻木的神经,也许我们给中国恐怖电影导演提的要求的确太高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