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事:池莉的文思终于快被熬干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02:45 燕赵都市报

  □李清

  连续三年没出一本书的池莉,终于在作家出版社推出了新书———《熬至滴水成珠》。据说,这本书记录了母亲和作家两种身份,对池莉日常生活的强烈“撕扯”,以及她对这种“撕扯”的“平衡”。对书名的含义,池莉说,“我要记录一个奇遇。记录某个时刻的悄然而至。就是这个深秋的一天,清晨的某一刻,我在细腻的秋雨声中慢慢醒来,仿佛一滴
水珠子。”然而我觉得她的这本新书,更能够让我们清楚看到的是,一位作家的文思如何快被熬干。

  平心而论,池莉曾写过一些好作品,并且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名声。可是,我宁愿看到身为文学青年时的池莉,和她那时候写出的一些作品。尽管那些作品大多还比较稚嫩,但它们能够显露出她的才情,不像她后来的一些作品那么垃圾。比如她后来曾经写过一篇小说,讲一个百无聊赖的人在武汉街头闲逛,最后用刀子捅死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据池莉自己说她是要表现武汉人脾气的火爆,可是这样的东西也能被写成小说,是否显得太

无厘头了一点呢?

  《熬至滴水成珠》这本书,首先内容就相当地混乱,尽管池莉为两部分取了巧妙的名字,上部叫“如是我闻”,下部叫“我闻如是”,可是我实在是弄不明白,写相夫教女日常生活的,和写阅读写作状态的,为什么要被混编在一本书里。这本书的阅读对象究竟是谁?难道因为自己是著名作家,有一批爱读自己作品的“粉丝”,就可以把书弄得像《老徐的博客》?以前余秋雨将自己的文章,排列组合成不同的散文集出版,虽然遭到广大读者的诟病,毕竟文章题材也是相近的啊。

  在《熬至滴水成珠》中,池莉对上海表现出了推崇,却对自己所在的武汉大加贬损。不知情者或许会认为,她是对武汉爱之深恨之切,别的作家才不敢如此对待武汉。可是,既然是武汉成就了自己,何必还要攀附上海当“远房亲戚”?难道这样就能迎合更多读者,为自己开创出一条新路?在我看来,池莉这样做流露出的是一种虚荣,而这种虚荣正是创作能力枯竭的体现。

  对于一位作家来说,能有一两部经典之作问世,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池莉的作品是靠媚俗取胜,当然并非那种下三滥的庸俗,而是文学气质不很强的俗气。记得池莉曾经说过,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或许我们仍将把她当文学爱好者看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