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绿色影视话题:期待影视界的绿色革命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09:14 南方网

  中国影视,你绿色了吗之尖锋话题

  为弥合此次《无极》“毁容”事件带来的巨大负效应,影视界有必要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从文化观念和体制上强化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影视的公共形象。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主题报告中的点名批评,使《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环境
一事再次成为舆论关注和公众抨击的焦点。美丽的天池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也被推平———戏前戏后、戏里戏外、价值与工具巨大的场景反差强烈地刺激了公众的情感,《无极》剧组成为众矢之的。

  舆论声讨中,《神雕侠侣》破坏九寨沟植被、《情癫大圣》破坏神农架地貌等近年来影视剧组毁容环境的事件也被悉数翻出。

  公众何以如此愤怒?显然,这源于一种对影视传播本体承诺失范的失望:在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的宏大语境下,影视本是传播绿色文明的载体,而《无极》等剧组本身却如此粗暴地破坏环境,这是一种自切其根的价值背叛。毋庸讳言,少数剧组这种价值背叛行为已经使公众对影视剧组产生信任危机,已经出现“抗议影视界在自然景观区拍摄”的网络议题。

  为弥合此次《无极》“毁容”事件带来的巨大负效应,影视界有必要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从文化观念和体制上强化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绿色影视的公共形象。

  据美国著名环境影视制作人芭芭拉·帕尔的统计,美国公民的环境意识70%来自影视传媒———中国的影视虽然没有美国发达,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环境意识培养途径上应该差不了多少。所以中国许多环保主义者和环保组织都抓住了影视这个有力媒介。对这种倚重,影视从业者应该有一种自觉的传者身份理念,意识到自身职业与环保的关系:不仅要自觉在传播内容上体现绿色和环保,重要的是,在影视拍摄和制作中也要以身作则地做到环境保护———如果传者本身都不“绿色”,他们传播的“绿色理念和环保理论”有多少公信力呢?此次《无极》剧组在香格里拉的败笔,就让许多人有“吞了一只绿头苍蝇的恶心感觉”,让人对环保宣传产生强烈逆反心理。

  这几年,随着影视剧竞争的日益激烈,拍摄环境原汁原味的唯美竞争也越来越凸显,许多剧组都喜欢去那些有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景点进行拍摄。电影中的美丽画面既愉悦了观众,又带来了票房收入,还宣传了这些自然景观———如此多赢下,影视剧组更要有意识地保护环境,促使这种“多赢状态”可持续地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取景只能在破坏生态的同时,断了景点拍摄的后路,比如国外许多世界著名的历史遗迹出于保护目的,都拒绝影视摄制剧组进入取景。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大众文化的成熟,不仅影视本身,许多大制作的影视拍摄过程也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事件,舆论关注下,影视拍摄更应该检点自身的行为,做一个环保典范。

  笔者觉得,影视的绿色革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强化摄制组的环保理念,从演员到工作人员,无论多大的腕儿,进入景区前都要进行环保培训,从日常行为到拍摄过程的技术准备等等。国外有的剧组在进入景区拍摄后人手一份环保手册,详细规定了垃圾放置、轨道铺设等情况,甚至连一根电线的位置都指定得很明确,这很值得我们的剧组借鉴。

  然后要有拍摄前的环评意识,进入景区拍摄前要经过环境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要以为环评仅是针对一般生产企业,影视剧组进入景区进行文化生产,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自然也要接受环境影响评介。试想,如果《无极》的剧本和拍摄安排经过事前的环境影响评介,是不至于使生态受到如此大的破坏,主管部门有权否决这种拍摄计划。毕竟,剧组在环保方面是不专业的,应该敬畏专业,自觉接受专业部门的环评。

  最后在预算中要有环保投入这一项。不要只想着大腕演员的片酬和影片推广费用,不能只考虑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不能只顾着营造吸引眼球的宏大场面,要有环保投入的文明拍摄理念,通过周密的事前规划和负责任的善后保障环境不因拍摄受到伤害。

  《无极》等剧组美丽的风景中制造的垃圾,需要一场绿色革命的清洗,影视界应该有这种清醒的集体原罪意识。

  □曹林(北京编辑)

  [明星责任]权力越大 责任越大

  《无极》又惹了问题,在观众面前,被当作环境破坏分子的典型树立起来。雷全让《无极》剧组顶了,说实话,私底下还真有点同情他们。影视圈里这种破坏性行为可不少见,只是《无极》的破坏程度跟其投资的巨无霸程度一样高,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坛又地位非凡,才会再一次充当靶子。

  本来破坏环境那都是体力活,名人明星们有时候也不知道下面的人怎么操作,当然不能把所有的问题一股脑赖给他们。虽然人家砍树烧山的也不能过来跟您请示,但是您也别干站着发愣啊。

  西方的老牌明星“蜘蛛侠”不是早有箴言吗,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既然咱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巨大海报上的导演名号和几位明星面孔,那这些招牌人物就得多一些承担才是。

  拍电影的一窝蜂地向奥斯卡冲刺、当明星的一门心思打扮出国际巨星的范儿,是不是也该看看人家除了娱乐还做了什么呢?就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来说,这孩子当年拍的《海滩》也惹出了环保风波遭到抗议,可他马上做出了回应,痛心疾首地好好反省了一把、变成了一位虔诚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又是成立个人基金会,为清洁水资源奔走呼号,又是买下一座小岛开发成能源可持续发展型的旅游度假地。

  说到底,还是国内的名人明星对自己的身份缺乏了一点自觉,没意识到肩头的那副担子。这可不是别人举办个发布会他们上来喊两嗓子口号那么简单,公众人物对社会发展肩负更多的责任是他们基本的职业准则。老百姓那么喜欢,别人让他出一块钱他都吹胡子瞪眼,一部电影让他出一百块他都眉开眼笑,那就是力量啊,有力量不去用不想用,这不暴殄天物吗?说难听点,您也忒不敬业了啊!

  只要您别老跟那儿发愣,活动活动言语言语,该表态时表个态,该出力时出把力,别为了应景,权当吃鱼翅燕鲍那么发自肺腑,这电影跟观众之间也就和谐了。

  □芝麻(沈阳编辑)

  [生态文化]娱乐完毕要环保

  娱乐完毕,环保绝对不能同时划句号。我们勤劳的影像工作者不能毫无原则、无工作道德底线地折腾完城市,折腾完乡村,最后连生态环境相对简单脆弱的原始自然风景区也不放过。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一部电影通常引发艺术范畴内部的正常文艺批评,最多不过是人民群众凑热闹恶搞着玩儿。但是这次“波”非同小可,绝对是国家级冲击波。日前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当前存在的破坏风景区和城镇水环境的行为提出严厉批评,提及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的碧沽天池拍摄期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如今的国产电影和电视越来越追求外景地的“原生态”。作为我国眼下炙手可热的外景基地所在省,云南拥有众多美不胜收的绝对处女地的原始森林、雪山和高原湖泊。云南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云南的目标也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汇聚大江大河乃至更复杂的各种奇妙地貌,都让云南成为绝佳的影像生产天然大工地。

  的确,云南有条件成为中国最美、最好、最优的影视拍摄基地,成为硕大无比的天然摄影棚、东方的好莱坞———这也正是云南的发展目标之一。

  只是,这些秀丽的风光,多样的物种,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影视拍摄源泉吗?在发展的同时,真的不得不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吗?而且使越来越多的破坏挺进未经污染的原始风景区、生态处女地?

  对于旅行者来说,“除了留下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带走相片,什么也不带走”是一种对自己、对环境负责任的完美态度。

  但是众所周知,无论是曾经的九寨沟神仙池钙化层中布满凡夫俗子的脚印,还是如今的碧沽天池中被打了一百多个桩,只为了一两个所谓“精益求精”的镜头,大自然要花上少则需要十几年多则需要上万年才能填平那些剧组们带来的脚印;而美丽的天池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过,水岸那片朝夕相处的高山杜鹃惨遭不幸摇身变为一条简易道路不说,自己的身体还要遍体鳞伤忍受这木桩“酷刑”。

  社会上早有流传已久的关于剧组的“三怕”。曰:“洪水淹过,地震震过,剧组来过”。这三怕虽说有些夸张,但把剧组来过等同于巨大的自然灾害,天灾人祸平起平坐,足可窥见那些完全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承担环保义务的剧组的“威慑力”。

  最通常的情形是:轻则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诸多垃圾遍地,重则留下无数临时搭建的景观建筑,被遗弃在曾经天地和谐的大自然之中。

  难道,我们真的需要在电视电影中观看这些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而临时生产出来的虚伪的“风景”吗?

  近年来,大批影视剧组开进了一直以来深藏闺中的各种风光独特的处女风景地,用来填充现代人关于大自然的视觉回忆。真美啊,那一片片竹林,一片片花海,一池池湖水……不知道我们的后代子孙将来是不是只能从底片和影像资料中,追忆这迅速被开垦成垃圾场的风景地。又或者,孜孜不倦的视觉追求如果一旦失去了创作的真实、真诚与良知,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无论如何,娱乐完毕,环保绝对不能同时划句号。

  我们勤劳的影像工作者不能毫无原则、无工作道德底线地折腾完城市,折腾完乡村,最后连生态环境相对简单脆弱的原始自然风景区也不放过。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千秋大计,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该发出坚定的声音,什么都可以,惟独面对筋疲力尽的大自然,我们无法不留千年,只争朝夕。

  □江海蓝(云南乐评人)

  [法律观点]还在等待什么?

  我们不是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只是在更多时候,享有特权的人受到的监督与规制太少。在法律有待加强之时,只能期待公民的道德水准能够上一个台阶。

  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回,但这次,树大招风的《无极》,又处于全民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了。我甚至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对他们穷追猛打,有点缺乏费厄泼赖精神了。

  有网民开始慨叹,很多对老百姓关闭的地方,只对“英雄”和“侠客”开放。几年前,我去参观雅丹魔鬼城,不能不跟着景区游览车在圈定的几个点,却看着《英雄》剧组的车队到处驰骋时,还真没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影视制作是商业行为,更是文化行为,它的影响力非一般群众可比拟。为了景区的宣传或者丰富群众的娱乐,剧组能够享受一些特权,倒也无可非议。作为备受关注以及享受特权的影视制作方,自然应该更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但在谴责剧组之余,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景区对剧组开放,是否要建立审批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为什么在这些毁灭性的灾难发生的时候,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发生之后,除了口诛笔伐,还有别的追究方式吗?

  《无极》拍摄所破坏的碧沽天池,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保护区内,后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名调查、经国务院1989年批准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遗憾的是,直接保护它们的,只有国务院颁布于1985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条例仅有17条,在管理方面的规则不够严密,更缺乏严格的追究机制。事实上,这些年,被曝光的影视剧组破坏环境事件,没有一起遭到追究。

  地方政府也太强调依靠影视拍摄的文化搭台战略来发展经济,以至于对剧组的管理不够严格。要不然,破坏又如何发生?又何至于这么严重?

  也许碧沽天池事件,能够推动风景区保护立法进程的发展。在这点上,我们似乎要感谢《无极》剧组无私地牺牲自己的形象,触发了对特例审查以及绿色影视的起码反思。

  再有一点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也许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更远处,关注一下影视剧组在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方面的作为了。

  2005年,女演员柯蓝公开批评自己主演的影片《惊情神农架》剧组,在外景地拍摄时破坏原始生态,笑闹声把金丝猴逼得无路可退。或许,在当下中国影视圈,这只是一个有良心的艺人揭出的冰山一角。

  我们不是无法可依、无法可循,只是在更多时候,享有特权的人受到的监督与规制太少。在法律有待加强之时,只能期待公民的道德水准能够上一个台阶。没有惩戒,这样的指望,难免归于失望。总拿“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来安慰自己的国人,沿袭着不出大事不改变的旧作风,也许该改改了。

  □滕左(北京教师)

  ■网友声音

  ●重点自然名胜区是国家人民的宝贵财富,国家应制定法律控制在国家自然名胜区拍摄电影,切实保护好这种不可再生的财富。

  ●这样对自然漠然置之的人,毫无心灵的人,如何可以拍得出憾世之作。

  ●谁毁的就要谁恢复,并处以罚款,以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

  ●破坏环境拍这么一个烂片真是值得感慨。

  ●是不是每个去风景区拍电影的剧组都那样呢?《无极》是一个特例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程序,可以起诉或者其他什么,来追究《无极》的法律责任?

  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