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化接力明天有我(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10:00 每日新报

  

文化接力明天有我(附图)

  见到孙老是在他的画室里。半个小时的采访,孙老思路清晰、谈吐幽默、新意迭出。没有高山仰止,只有和蔼可亲。

  花鸟画我是热爱的主儿“不论干什么的,都得有热爱在其中。就好像钓鱼的,你得
是个热爱的主儿,下围棋的,先得是个棋迷样。”孙老随即话锋一转,“有些人不爱自己从事的专业,赶时髦,这可不行。”在孙老看来,有了热爱在先,遇到任何困难也不会轻易回去,而是要想方设法解决。

  “我热爱书画这个专业,即便当年在牛棚里,脑子里也没忘了创作。当时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时候不再批判花鸟画了,能够被人承认是个花鸟画家,可以自由地画画。”当时有人让他由花鸟转向人物,“我那时是阳奉阴违。”一开始挨批是缘于花鸟画家有名利观念,后来人家就又给加了一个罪名:死不改悔。为了不被人发现,大白天在家就放下窗帘偷偷地画。孙老笑着指指窗户,“我到现在还有拉大窗帘的习惯。”

  今天看来,这种坚持是对的。“如果当时改画人物了,现在全国数得上的前300人里,肯定没我;而画花鸟,天津3个人里面就得有我。”

  “野学生”一堆有教无类

  孙先生数十年全身心投入美术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从美院退下来后,登门求学的业余书画爱好者络绎不绝,孙老戏称他们为“野学生”。

  孙老庞大的“野学生”队伍中,既有工人、教师,也有军人、农民,甚至包括寺院僧人。军人学生中,将军、士兵、后勤服务人员不等。与“将军学生”相比,孙老

幽默地称自己为“瞎将”。

  先生回乡安居后,因年事已高,加之当时身边已有北京、天津等地的几十个学生,所以不打算再带新人了。一天,与招远邻县的一位农民自带作品上门拜师,家人一口回绝了他。没想到,这位名叫吴学军的小伙子有股韧劲,与其爱人愣坐在门外不走了。一个下雨天,孙老过意不去了,看了看他的画,感觉不错,就收下了。

  现在的吴学军已经不种地了,完全靠画画为业。孙老也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已达到在校大四学生单科(写意画)水平。前不久,吴学军带了许多老家的土特产来津看望孙老,孙老半开玩笑地告诉他,以后来只带作品就行了,画作进步了,不就等于地里大丰收了嘛。

  文化接力棒后来要居上

  后一代超越前一代,这就是历史。

  孙老很羡慕现在的中青年画家赶上了好时代。这是一个百花齐放、一片繁荣的时代,现在画画的、搞艺术的人,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多。孙老讲,当时他们只有带学生外地实习时才算有机会出去,不像今天的画家出去了就能一门子心思放在画画、写生上。“我们那时候真的没想到画画还能与房子联系在一起”,当初仅仅为了能在家里置办个像样的画案,孙老为之奋斗了好多年。

  问及艺术家的责任,孙老认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辈人创造了很好的成绩。后来者要赶快拿到接力棒,要创造,不断的创造,创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东西。谈到文化的属性,孙老拿汽车与文化作了个生动对比:汽车,无论是什么品牌,黄种人能坐,白种人能坐,黑种人也能坐,坐上省油、跑得快就行;但文化不同,其民族性、主观性的东西是最主要的,外国怎么好,也不能代替中国文化。

  每一天,孙老都在看书、写字、画画、改画中度过,天天在画画中,身体的不适感才会忘掉。“时间不多了,总觉得该干、没干的事太多,有好多画要画,有好多书过去没时间读现在得赶紧看。”言语间,这位耄耋老人一脸的紧迫。

  新报记者燕少广

  责任编辑:闫新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