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徐沛东“点评”余秋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22 大众网-大众日报

  余秋雨和徐沛东像一根绳上的俩“蚂蚱”,被拴在“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评委席上。他们在给大家上普及课。我看到央视国际采访徐沛东时,徐说:“作为综合素质评委,我属于出拳比较快的人,喜欢直指问题关键,以最简洁的语言告诉选手最本质的东西。而余老师则喜欢打太极,从不同侧面阐述同一主题,所以我们两个正好互补,合作起来很舒服。”

  咱先比较一下余、徐二师吧。余老师是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徐老师祖籍是咱
山东栖霞,1954年在大连出生。一个是江南才子,一个是北方汉子。余老师已进入耳顺之年,徐老师则刚知天命。跟余老师的潇洒、张扬比,徐老师显得拘谨、单调。只是余老师说起普通话来,有点儿让人受不了。“我觉得”单这三个字就拐了三个腔调。余老师是有一说二、说三、说四,节外生枝;而徐老师呢,一般情况下是有一说一,就题说题,倒是爽快。南方才子,我见过不少,像余老师这样“酸”的不多。

  徐老师说余老师的点评像打太极,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余老师学识渊博,大家有目共睹,但他太爱抓住机会卖弄自己了。比如讲到鲁迅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光讲这个“指”字就讲了几分钟,他那个表情啊,简直无法形容,就像捉住老鼠的猫,在吃老鼠前,先跟老鼠玩会儿一样。这又不是开鲁迅研究讲座,点到为止就算了,余下的让选手台下自己补习去吧。还有,余老师喜欢用宏大概念。比如5月13日晚,有道题问到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是罗贯中,大家都知道。余老师就问选手是哪里人,选手说是山东人。余老师就说了,现在关于罗贯中的祖籍好几个地方在争,其中就有你们山东的东平,还有山西、浙江等等。接着,余老师开始发感慨了,像罗贯中这样写出了中华民族经典的伟大作家,他的故乡具体在哪里不是最重要的,他的故乡很辽阔,那就是———中国。哈哈,他把中国这个大概念搬出来了。我们可以套用余老师的话,罗贯中写出了世界级的经典,他具体出生在哪里并不重要,他的故乡很辽阔,那就是地球,再进一步说,那就是宇宙!再者,余老师比徐老师会表演,余老师的表演大概是跟“余师母”马兰学的。他的点评有黄梅戏味道。花腔、彩腔全用上了。

  “我们两个正好互补,合作起来很舒服。”这是徐老师说的话。徐老师啊,你们都是评委,余老师讲文史,你讲音乐,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井水不犯河水,算什么合作?没有合作,哪来互补?至于说很舒服,那是你的感觉,反正我觉得别扭。作为评委的点评,就该如你说的,直指问题关键,以最简洁的语言告诉选手最本质的东西。我建议徐老师,你隔着余老师最近,他“满嘴跑火车”的时候,你扯扯他的衣角,提醒提醒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