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法国的“孙志刚事件”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26 南方都市报

  背景解读

  对法国乃至欧洲历史来说,发生于1894年的“德雷福斯事件”是一个丰富的隐喻,是历史的凸点,既象征着人类社会为平等和自由而奋斗的19世纪的结束(179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又象征着多灾多难的20世纪的开始(民族主义的兴起、对犹太人的歧视与灭绝、犹太复国主义的萌芽……)。同时,在思想史上,和“德雷福斯事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左拉,
则被称为“知识分子的良心”,赋予了“知识分子”一词丰富而且复杂的意义。而在当时,“德雷福斯事件”能够震动法国和整个欧洲,得益于报纸的发达以及新媒体——电影的诞生。从诸多角度来看,发生于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宛若发生于中国的“孙志刚事件”。

  1894年,在德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废纸篓里,法国军方的情报部门发现了一张撕成六片的“备忘录”。“备忘录”暗示,在法国军队中有一名间谍,叛国者。情报部门没有审慎调查,就把疑点集中到参谋部的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上尉身上。在简单地比对笔迹之后,德雷福斯被逮捕(1894年10月15日)、审判(1894年12月22日)、革除军衔(1895年1月6日)、流放到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魔鬼岛(1895年3月12日抵达)。在不公正的审判过程中,军方情报部门伪造了德雷福斯有罪的文件。

  当时的法国,正在准备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经济与文化蓬勃发展,30年前战败于德国的耻辱感愈发深刻,民族主义的思想和势力逐渐抬头。共和派、保皇党、拿破仑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在议会、政府和街头混战成一团,唯一能够象征法国的团结的,只剩下军队。在这些政治博弈之上,弥漫在欧洲千余年的反犹太主义幽灵再次在法国肆虐,媒体上充斥着反犹言论。而就在100年前,法国取消了对犹太人的一切禁制,欧洲有史以来第一次赋予犹太人以完全的公民权。

  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出生于阿尔萨斯一个虔诚的犹太人家庭。在他10岁的时候,法国战败,阿尔萨斯割让给德国。德雷福斯一家诚实效忠法国,身为家庭幼子的他到巴黎从军,并与巴黎一位

钻石商的女儿结婚,家庭和睦富足,前程似锦。美好的生活,被一纸“备忘录”和无理由的逮捕、不公正的审判所摧毁。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他的犹太身份。他的哥哥马蒂厄抛下生意,组建了庞大的“德雷福斯阵营”,与同样庞大的“反德雷福斯阵营”角力。由于媒体的发达,“德雷福斯事件”的波浪很快蔓延到整个法国和欧洲。

  事件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1896年。情报人员在德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废纸篓里又发现了一张“蓝色便条”。此时,皮卡尔上校担任着军队情报部门的主管,他开始调查这一案件,发现“蓝色便条”的笔迹与“备忘录”完全相同。这表明,德雷福斯是清白的,真正的叛国者依旧隐藏在法国军队中。皮卡尔尽管是一名反犹主义者,但他对犹太人的仇视却让步于对法律和民主的信心。他为德雷福斯翻案的企图遭到军方高层的阻止和同事的杯葛,被调职。皮卡尔将信息透露给朋友,通过参议院副议长舍雷尔-克斯特纳,辗转传达到德雷福斯的哥哥马蒂厄。1898年2月,皮卡尔被军方革职,7月13日被逮捕,拘禁长达11个月。

  事件的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1898年。1月13日,属于德雷福斯阵营的《曙光报》印发30万份,刊登左拉的《我控诉》。在这封写给共和国总统的公开信中,小说家左拉发出质问:“真理与正义——我们曾多么热切地为它们奋斗!现在看到它们被人拒绝、忽视、被迫撤退,是多么地令人沮丧!……我只有一个目的:以人类的名义让阳光普照在饱受折磨的人身上,人们有权享有幸福。”紧接着,左拉被法庭裁定犯有诽谤罪,处以一年监禁。左拉逃往英国。《我控诉》的发表,使“德雷福斯事件”成为笼罩法国大地的阴云。1898年2月,“德雷福斯阵营”组成“人权联盟”,会长是前司法部长特拉里厄,宣誓保护受到危害和侵犯的人权;“反德雷福斯阵营”则组成“法兰西祖国联盟”。此时,“德雷福斯间谍案”本身成了微不足道的事情,魔鬼岛上的犯人成为法国“观念理论大搏斗的最好借口”。

  由于高层人士变革,军方开始重新调查“德雷福斯间谍案”,曾经伪造文件的情报部门官员亨利上校在监狱中自杀,真正的间谍埃斯特哈齐逃亡英国。盖子被揭开——在一系列证据通过媒体曝光、法国政坛变动、舆论关注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下,1899年6月3日,法国最高法庭宣布1894年判决无效,要求军事法庭重审。

  1899年6月,德雷福斯从魔鬼岛回到巴黎。8月,雷恩军事法庭再次判德雷福斯有罪,“犯罪环境特殊,情有可原”。9月,左拉发表《第五幕》:“真理的来临会如复仇女神掷来的雷电一般粉碎我们的国家,除非我们能尽快让真理如阳光般普照法国。”梅里爱的11卷长电影《德雷福斯事件》发行,遭到政府禁映。9月9日,法国总统宣布对德雷福斯的特赦——在这一天,“德雷福斯阵营”的主将、参议院副议长舍雷尔-克斯特纳去世。1902年9月29日,左拉去世,在葬礼上,小说家法郎士盛赞左拉“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

  1906年7月12日,最高法院宣布1899年的雷恩判决无效。同时,军方正式为德雷福斯恢复军阶。1908年,政府将左拉的遗骸迁葬先贤祠,在仪式上,德雷福斯遭到民族主义者的枪击,伤势轻微。德雷福斯一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马蒂厄的儿子阵亡。1935年7月11日,德雷福斯去世——两个月后的9月15日,纳粹德国颁布种族法,规定犹太人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国家居民”,严禁德国人与犹太人通婚,禁止犹太人家庭雇佣45岁以下的德国妇女,不许犹太人使用德国国旗和象征德国的颜色……

  1998年1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公开信,纪念《我控诉》100周年:“今天我想告诉左拉和德雷福斯的家人,法国是如何感激他们的先人。他们的先人以可钦佩的勇气为自由、尊严与正义的价值献身。”

  林经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