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火柴大王”刘鸿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27 南方都市报

  民国故事

  傅国涌专栏

  刘鸿生早年曾在圣约翰大学求学,懂外语,初入社会是给英商的开平矿务局做小职员,后来做了多年的买办,积累了一些资本。但他不甘为他人作嫁衣,先是自己出资接办了
一家小煤矿,次年又组建华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开滦煤矿的运销,生意兴隆,被叫做“煤炭大王”。他感到“中国之所以受气,是因为没有工业,没有科学,因此就想利用口袋中的现钞做点事”,开创了一系列的民族企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火柴企业。

  他办的第一个火柴厂是华商鸿生火柴无限公司,资本只有12万元,时在1920年。几年后,他收购另一家火柴厂,扩大了规模。1925年“五卅”之后,提倡国货,他的火柴销路看涨,他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当时,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外国火柴,日本、瑞典、美国的火柴都试图囊括中国市场。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他倡议将鸿生、荧昌、中华三家比较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合并,经多次磋商,三家公司终于在1930年6月联合组成了“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刘鸿生被推举为总经理,注册资本有191万元。凭借“大中华”的优势,又陆续兼并了九江、汉口、

扬州、芜湖、杭州等地许多火柴企业,成为中国火柴行业的巨无霸,对于抵制外货的倾销,挽救摇摇欲坠的民族火柴工业,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改进了火柴生产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还成立了“华中火柴业联合会办事处”,对产销实行统一的管理。他也因此成为“火柴大王”,他自称“做大事,一定要敢于冒大险。”

  1935年,刘鸿生的大中华火柴公司在经济上遇到严重困难,资金短缺,积欠浙江兴业银行的250万巨额贷款到期,还不出来,他到中国银行去贷款,受到当年圣约翰大学老同学宋子文的当面嘲弄:“O·S·(刘的英文名字缩写)的

股票现在连草纸都不如,还想到中国银行来申请押款。”气得这位“火柴大王”说不出话来。他转而向民营的浙江兴业银行请求续借,得到允许,渡过了难关。

  刘鸿生在办实业的同时,曾捐款赞助教育事业,1929年就给母校圣约翰大学捐了4.5万两白银,在故乡浙江定海出资创办了定海中学与定海女子中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