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章子怡比孔子漂亮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27 南方都市报

  门外文谈

  林经济专栏

  近几天,张颐武的一句话成为媒体和网络的热点,“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更有效果。”媒体和网络的
强烈反应,唾沫星子和棍棒横飞,焦点并不在于张颐武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而是在于这句话的后半句——张颐武竟然敢将章子怡和孔子相提并论,并且隐然抬高章子怡的地位。

  孔子,本名丘,字仲尼,俗称孔老二(不知道孔老大是谁),从过政,办过学,旅行过很多地方,威风过,也狼狈过,“惶惶然如丧家之犬”这句话最初就是形容孔子的。在他死后500年,由于徒子徒孙繁殖能力很强,盛名日益显赫。每隔300年,头上的帽子就加一顶,一顶比一顶高。最后不仅变成了政府系统的文宣王,而且变成了宗教和道德系统的“大正至圣先师”,成了圣人,只能看,只能拜,只能供奉和称颂,不能摸——不仅阿Q摸不得,就是小D也摸不得,因为赵太爷和他们家的狗叫得很凶。

  “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反皇帝易,反孔子难。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如何把孔子拉下马的历史。孔子从圣人变成凡人、孔子的学说由宗教变成文化、孔子的门徒由独裁者变成思想者,不过一百年,21世纪的肇始,中国却弥漫着把孔子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气氛,从各种尊孔的仪式,到儒教的沉渣泛起,从小学生读经运动,到大学生的成人礼。

  历史上的尊孔,建立在“唯我独尊”的骄傲心理之上。当下的群众运动,则是建立在如何“自我认同”的焦虑心理之上。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文化身在何方?说到文化,国人一向很骄傲,“我们以前也阔过”。这个“阔”的代表,就是孔子。某些人认为,只有每天扛着一副苦大仇深、深刻到满脸褶子的孔子游街,才算弘扬中国文化;只有把孔子扛着漂洋过海,才算拥有文化自尊。

  然而,当下的世界同样不需要孔子。早在1593年,利玛窦就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引入西方。在接下来的400年间,中国的几乎所有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四百年来,孔子在外国的形象,已经家喻户晓并且定型。姜是老的辣,但老姜在锅里熬了四百年,也干瘪无味。当下的中国,出口文化,不能够依旧是历四百年而不变的“老三篇”(老子、孔子、庄子),既需要换汤,也需要换药。在这个意义上,活力四射、婀娜多姿的章子怡,明显比“身长十丈,腰大十围,海口河目、龙颡龟脊、骈齿虎掌”的孔子漂亮,更适合当中国文化的代言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