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5月18日电(记者 姜瑞)100年前,陈学昭、黄源、林淡秋先后在浙江诞生,从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多了三位有着重要影响的作家。
18日,陈学昭、黄源、林淡秋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三位前辈的故乡浙江举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追思他们的文学成就和革命历程,继承老一辈文艺家的高尚品格和精神财富成为主题。
陈学昭、黄源、林淡秋均诞生于1906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成就显著的作家和翻译家。陈学昭的《工作着是美丽的》《土地》《春茶》等小说和散文影响着众多读者。黄源曾先后翻译出版了《屠格涅夫生平及作品》《高尔基代表作》等10多部作品,由他主持改编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戏剧作品,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欢迎。林淡秋一生翻译了两百多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如《列宁在1918年》《中国的新生》等,同时还创作出版了大量的小说、散文作品。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尔动情地说,三位老人的著作和作品,植根于生活,情系大众,反映了时代精神和民族品格,展现了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探索人生真谛的历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位作家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感召下成长起来的,“追求光明、献身理想”是他们革命人生的鲜明主线。他们年轻时还都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指导和帮助,是鲁迅的学生和战友。特地从北京赶来参加座谈会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健说:“三位作家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队伍,继承发扬了鲁迅先生的革命精神,为党的文学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一生。”
除了文学领域的成就,老文艺家德艺双馨、襟怀宽广的人格魅力,也给后人产生了巨大影响。曾与林淡秋共事的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元骧回忆说,林淡秋文学造诣很深,但十分和蔼可亲,没有一点架子。“他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他的精神、人格、风范一直激励着我,使我在不论怎样艰难的条件下始终自强不息、奋发进取。”与黄源有着二十多年师生情谊的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张廷竹说:“黄源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挚友,从他身上学到的知识与为人之道,我当受益终身。”
缅怀前辈就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陈学昭的女儿陈亚男回忆道,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动荡年代中,三位前辈坚强面对人生,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今天纪念前辈,是为了教育后代,把他们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传承下去,更好地建设伟大祖国。”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张健激励大家说,三位前辈走过的人生道路和奋斗历程,是老一代中国作家为中国革命事业和文学事业奉献自己智慧才华的缩影。“我们今天举行这样的纪念会,就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品格和奋斗精神,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作出更多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