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周玮)“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50年前,昆曲《十五贯》晋京演出后引起的轰动效应让人们感慨不已。50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如何进一步传承发展,引发了戏剧界人士的思考与讨论。
19日,全国政协京昆室邀请30余位戏曲专家在京举行座谈,纪念昆曲《十五贯》晋京50周年、联合国授予昆曲“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五周年。与会者围绕昆曲在中
国戏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借鉴昆曲《十五贯》的创作经验推动中国戏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等问题展开研讨。
昆曲《十五贯》为新编传统戏,1955年改编于《双熊梦》,讲述了熊友兰和苏戍娟冤案被昭雪的故事。1956年4月晋京演出,盛况空前,引起了国家对昆曲的高度重视。之后,国家级和地方专业院团相继成立。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说,自2001年昆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昆曲艺术已逐步实现“复生”。而昆曲的“复生”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昆曲虽被列为“遗产”,但也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认为,现代手段如声光电等的运用,丰富了昆曲乃至戏剧的表现力,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北大教授叶朗说,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大学生观众的喜爱,说明当代大学生与传统文化经典血脉相通。是否快节奏的社会就不需要慢节奏的戏曲,或者,浮躁的社会更需要能让人静下心来欣赏的传统戏曲?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建议,剧团要多从古典传奇中挖掘题材、加以改编。
据介绍,从16日至25日,全国政协礼堂将举办10场“纪念昆曲《十五贯》晋京50周年系列展演晚会”,参演范围涉及多个省市的20个院团,包含了昆剧、京剧、黄梅戏、豫剧、评剧、楚剧、晋剧、河北梆子等8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