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英国知识分子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09:49 南方都市报

  高眉低看

  黄灿然

  英国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最近在《新政治家》发表一篇书评,评论斯蒂凡·科利尼的《心,不在焉:英国知识分子》。书名AbsentMinds显然是从absent-minded(心不在焉)
变出来的,这mind既指心、指头脑、思想,也指有才智之士。这里显然主要是指有才智之士。absent是不在、缺席的意思。书名的整个意义是有才智之士都不在了,再加上“心不在焉”这层意思。

  伊格尔顿第一句就是,知识分子是否像科利尼的书名所暗示的那样消失了?“无疑,周围仍有很多聪明人,但并非所有聪明人都是知识分子,也并非所有知识分子都特别聪明。”这是实话,也是俏皮话,也是英国作家擅长的,更是伊格尔顿擅长的,我们还将继续领教。

  伊格尔顿再来一个妙句:“哀叹”一般“知识分子的衰落,已成为一般知识分子的库存货。”进而指出,约翰逊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在哀悼通识体系的崩溃了,还抱怨说任何人都无法涵括愈来愈碎片化和专业化的文化。但是,柯尔律治和穆勒却刺出勇敢的一刀,证明他们能做到。福柯宣称,以权威口吻对一切事情发表意见的古典式、萨特式的知识分子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宏大叙述的死亡,这些傲慢的生物应该收缩触角,往小里想。然而,尽管福柯言者谆谆,但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和克里斯蒂娃却连听也懒得去听,继续活跃于公共空间,好像从来没人告诉过他们这空间已经关闭了似的。

  人们一向认为,英国人对知识分子特别反感,当他们使用“知识分子”这个词,总不忘在前面加上“所谓的”或“自称的”,以防不小心恭维了他们的敌人。但是,伊格尔顿说,科利尼挑战这种成见,英国人确实可能会嘲笑知识分子这个概念,但并非只有英国人怀有这种偏见。另外还得看事实:英国从来就不缺知识分子,柯尔律治、穆勒、萧伯纳……真是一大串。科利尼还拆除一个

神话,也即知识分子总是反对派。但英国拥有一份保守派知识分子的宝贵遗产,从艾德蒙·伯克到罗杰·斯克鲁顿,也可以列出一大串。

  现在他铺排够了,终于可以笔锋一转:“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同科利尼这么一种犬儒的假设,也即(萨伊德心目中的)这种异见者根本就是不诚实的一种表现。难道威廉·莫里斯、西尔维亚·潘克赫斯特和瓦尔特·本雅明仅仅是自我美化的追名逐利者吗?科利尼认为,知识分子局外人有这么一种自我放纵的倾向,老想把局内人丑化成谨小慎微、蹑手蹑脚、人脉畅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毫无创见。如果考虑到这一大堆形容词也同样适合于形容作者本人,则他这支嘲弄之箭就有点钝了。”

  看来,倒是伊格尔顿这支箭犀利些。但他很快给科利尼的靶心敷药:“科利尼是一位老练的肖像画家,为我们提供一些有见识、细节生动的画面……此书能够把机敏的文字分析与对思想观念的尊重结合起来。它是一部有风格、有出色分析的专著……他的文风糅合了新闻主义与博识,最能体现他的研究对象的传统。”慢着,这是不是有点便宜了科利尼了?嘿,才不呢:“此书将广受好评——一是因为它对数十载的研究和思考作了一次上乘的净化,一是因为科利尼从来不发表使任何体面者受丝毫冒犯的意见。”

  这一螫是否太毒了?不要紧,伊格尔顿还有上乘药品,为科利尼的伤口作最后包扎:“这部论著对英国知识分子阶层进行了极具灼见的探讨……这使它成为这个题材的最出色论著……”

  中肯地说,整篇书评是写得非常中肯的。我只不过是有所聚焦,除了摘出和转述伊格尔顿的典型英国知识分子的论述方式之外,还想让读者从侧面看一看,伊格尔顿这篇书评的这种折腾或者说这种谨小慎微,也是当代英国知识分子之一貌:尽管他绝不怕刺伤科利尼,但他也储足了必备的药品,还赠送丰富的补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