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挑战本身就是娱乐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15:27 深圳晚报

  无论如何《达·芬奇密码》遏止了我几个月来,一直不能专心看电影的坏毛病。两个半小时,大气都没喘,盯着屏幕看完,幸亏看过书,还是很多地方没懂,但是好多了。

  汤姆·汉克斯和奥黛丽·塔图分别扮演哈佛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和法国破译专家索菲·奈芙。两人在处理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被杀命案时破解了一大堆怪异的密码。在追踪密码的过程中,两人发现线索存在于达·芬奇的手稿中,被杀的馆长竟然是峋山隐修会的成
员。同时兰登和索菲也遭人怀疑。他们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圣杯,也找出了西方文明的最大秘密:耶稣的血脉和子嗣……

  因为对西方宗教艺术所知所悟的低程度,极大限制了我和很多观众对片子的理解,即便这样,这仍然是部紧凑的电影。我相信,那些深夜排队买票看这部片子的观众,很多是来向这同名小说致敬的。自它出版以来,在过去这三年里,已经在全球卖出了超过4000万本,一直稳居畅销书榜不下,而电影对原著的忠实度应该是高到不能再高了。

  调查报告说,英国每5人,就有1人读过《达·芬奇密码》。至于我,不存在信与不信的问题,基本的理解还没解决,提升不到信仰的高度上去。起码,看书的时候,我就不停地使用“谷歌”,查看书中提到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岩间圣母》、《最后的晚餐》以至于“左大右小”的《蒙娜丽莎》,寻找那些晦涩的暗示和密码,虽然终于还是不得其解。而电影中的名画解析帮我排除了不少困扰,尽管它们都是有血迹的赝品,至少我们彼此不那么陌生了。所谓娱乐,外加一些有益的信息量和知识贮存,已经很超值了。

  像很多盛名之下的大片一样,《达·芬奇密码》在全球赢得巨大票房的同时,遭到了强大恶评,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种瓜得瓜的结果吧。这样一部挑战西方人民信仰的电影,让耶稣结婚生子,本身就是阴谋论的实践者。索菲替导演提出这样的疑问,“到底谁是神?谁是人?有多少人因为这个问题而被谋杀?”她被证明是耶稣在人间的最后血脉的女人。还有一句话说得更有力:“我们要拯救的是我们自己。”我无法想象宗教的冲突会给影片带来什么,有点恼羞成怒的导演霍华德对记者说:“毫无疑问,该影片很有可能使一些人不安。我的建议是,你要是觉得它会使你迷失了自我,就不要去看。你可以先等等,然后跟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谈谈。最后,把评论回到影片本身上面来。我还要说的是,这电影要的只是娱乐大家,不是跟你讨论神学。”

  话是这么说,挑战信仰的事和娱乐很难剥离吧,挑战本身就是娱乐的一部分,包括争议。这一切,《达·芬奇密码》剧组应该有和票房一起照单全收的胸怀。相比之下,汤姆·汉克斯的态度更轻松些。有一名记者问演员们是否相信耶稣结过婚,汤姆·汉克斯镇定地说:喔,当时我并不在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