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达·芬奇密码》带出的“疑点”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8日01:38 哈尔滨日报

  文/申志远

  争议的焦点究竟在哪里

  《达·芬奇密码》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是对西方历史中的悬案做出的大胆假设。电影剥去了耶稣神的光环,把耶稣说成了一个凡人,在以达·芬奇为首的秘密团体的保护下,耶
稣及其后代一代一代地生存了下来。作者布朗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重新诠释基督教的“家史”,但对《达·芬奇密码》最集中的批评也正是布朗对西方历史的另类解构,宗教组织对布朗小说中救世主耶稣娶了玛丽亚并生一子,而且这个秘密隐藏在天主教堂长达2000年的中心思想深表异议。电影描述的是兰登和索菲破解一系列密码并窥见一个古老真相的过程,其间环环相扣,悬念丛生,在每一个密码被破解之前,都会融入大量的人文知识、神秘的符号学等元素,那种个人在浩瀚历史中寻找细微线索的过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快感。

  好莱坞情景再现

  影片《达·芬奇密码》的观看过程也就成了破解密码的动脑过程。没看过书的观众对于很多神学、历史词汇以及不少情节表现得或迷茫,或惊恐;而看过小说的人则总是暗中拿电影与小说比较“这点演得不好”,或者“那点做了改动”。改编名著向来都是不容易讨好的事情,所以电影始终感觉死气沉沉,结尾更是虎头蛇尾。

  编导被小说限制住了,没有了自己的想象与创造,除了一些小细节外,几乎完全照搬小说,因此电影像是文字变成了幻灯,导演像个画小人书的画家,引领着观众一路参观着小说中的画面。电影情节不是被人物推进,而是靠一个个谜题的解答、密码的破译和历史知识的展示来推进。而这些小说元素在电影里却是另一种效果。

  男、女主角在影片中有大量的对白讲解历史及事件的来龙去脉,但让人感觉两人关系生硬,没有交流。汤姆·汉克斯大部分时间显得十分无奈,不具备小说中的魅力。奥黛丽·塔图是漂亮有余,智慧不足,她始终像个孩子,处于聆听者的地位。

  表演优劣及细节失误

  演员演得很卖力,但没有出彩儿。影片出色地营造了惊悚效果,不时浮现的历史回顾场景和现实画面虚实结合的如梦似幻,简直就是欣赏DISCOVERY纪录片的感觉。最遗憾的是,这个故事虽然构思巧妙,但完全是西方宗教文化背景,难以使不了解西方宗教文化的观众产生共鸣。 影片的叙述完全沿袭了原著的结构,连演员的台词都没有删改多少。由于影片过分遵循原著,看过小说的观众对该片都不怎么感兴趣。

  《达·芬奇密码》作为好莱坞电影,导演把小说中的复杂情节都融入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太多的线索没有展开,走马观花的人物缺乏魅力,汉克斯的表演流于平常。

  片中一个细节失误比较大:兰登出逃时对苏菲说他肩膀中弹了,但直到影片最后都没有再交待过此事,兰登西装完好无损不说,连血都没一滴,怪事。开始讲述符号背景时将纳粹标志转化为佛教符号有一处错误,作为佛教符号电影中弄反了,毕竟精通西方宗教的编导不太了解佛教。

  结局超越原著

  看过原著会提前知道结局,但小说结尾描写还是很晦涩的,相比而言电影的解释还是合理的。

  索菲身世揭晓后,他们伫立教堂外风中的那场对谈,兰登将索菲拥至胸前的那一抱和在她额头的那一吻,还有索菲终于绽放笑容的眼睛,让你觉得在演员选择这个问题上导演还是做对了,他终于没有给观众如小说中一样一个爱情的结局,而是归于相知、宽解和抚慰。结局,惊世秘密的最后被隐藏,汉克斯饰演的兰登对仅存的耶稣后裔索菲说:“当我小时候掉到井里的时候,我踩了一夜水,呼救到喉咙嘶哑,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祈祷’。”我最喜欢的恰恰是这个结局——兰登最后在巴黎夜色中那个激动的顿悟和追寻,喜欢那一刻耳边响彻的空灵的音乐,活在世界,人还是应该有信仰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