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化名家“把脉”中国小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7:49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在新作品、新作家层出不穷的繁荣状态下,中国当代小说是否也面临一些尴尬和困惑?5月28日上午9时,2006中国小说半岛都市论坛在黄海饭店正式举行,70余位著名作家、评论家、期刊主编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为中国小说“把脉”,对中国小说作家精神上的迷茫、生活常识的匮乏、以及与“80后”读者及作者之间的“代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由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夏康达先生主持,参加会议的作家、评论家、文学期刊主编们畅所欲言,激烈交锋,在肯定了中国小说正在稳步提高、逐步繁荣的同时,也真挚地为中国小说“把脉”,直言中国小说以及小说家们面临的某些尴尬与困惑,为小说的良性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文学一直在稳定地提高、前进,去年大师、中师、小师们全出长篇,我全看下来,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开始架子端得很大,看似一部伟大的作品就要出现了,可是写到后半截就‘气力’不足了,一部

长篇小说只能不了了之。”论坛开始不久,著名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先生一开始就铿锵直言。

  李敬泽认为,当代小说家们在长篇小说里建构起一个世界、一套精神叙事,却不能饱满地贯彻下去,不能找到一个足以说服自己、同时也说服读者的终点,只能勉强收场,“这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家不够认真、没有激情,而是因为面对这个时代有些茫然,似乎没找到一种合适的艺术路径来贴近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与精神”。

  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著名评论家胡平先生也认为,一些当代小说家的状态比较困惑、犹豫。而本届中国小说学会奖获奖作家陈应松认为,小说追求的是真实、感动与疼痛,作家只有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在孤独的境界中慢慢沉淀,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著名评论家、

南方都市报编辑谢有顺先生则指出,作家们除了在考虑完整精神叙事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细节的真实,加强对生活常识的观察与描述,才能让读者对作家的小说产生信任。

  虽然参加论坛的作家、评论家没有一位属于“80后”,可是“80后”却成了当天会场上被频繁提及的词汇。曾与韩寒发生激烈论战的著名评论家白烨表示:“我的原意是想架起一座‘80后’与文坛之间的桥梁,让‘80后’走近文坛,让文坛了解‘80后’,没想到失败了。”白烨认为,“80后”正在自成一派。

  记者获悉,去年填写中国作家协会报名表的申请者多是40岁以上的作者,30岁左右的已是凤毛麟角,20岁左右的年轻作家则几乎没有。对此,著名评论家胡平表示,历来小说的主要读者群都是年轻人,如果抓住年轻读者,当代小说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胡平认为,作家应该了解“80后”的生存状态,在他们“调侃一切、嘲笑一切”、“挑战传统、挑战精英”的外表下,是深刻的自我感和孤独感,当代文学作家应该多了解和团结年轻作家以及年轻读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