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王菲生子,请别把这则八卦硬塞给我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29日08:38 国际在线

  作者:张柠

  2006年5月下半月,北京东单北大街的协和医院门前,显得比平常更加拥挤,许多带着墨镜的人在鬼鬼祟祟地转悠,煽动着鼻翼嗅来嗅去,远看像“医托”,近看像侦探。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媒体的大批“狗仔队”,在等待香港(娘家是北京)的歌星王菲生孩子。

  整整半个月,王菲在产房期待临盆,媒体在街道上痛苦待产。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但疑问依然存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陈腐的制造新闻的方式,与在新闻人物身上挖掘新闻相比,将非新闻人物变成新闻人物,才是媒体所要追求的理想。但是娱乐新闻与偶然性、突发性社会新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的重复特征,比如,不断重复的世界杯、奥斯卡、时装发布会、明星走光等等。重复是对“符号”的重新组合、重新包装。重复还是一种强迫症。这种间歇性抽风一样的重复,既符合受众的心理节奏,也符合媒体经济的再循环。

  据说,为了获得这一新闻,每一位港台“狗仔队”需要花费10万元人民币。看上去成本很高,实际上公司(报社)的收益却可能远高于此———如果得到了独家新闻,就能提升报纸的

竞争力,进而增加广告量。那么,在社会总体生产没有任何直接增加的前提下,关于明星隐私的新闻会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哪些影响呢?首先是公众用于隐私消费的支出和眼球经济所导致的广告量增加。第二是大量记者蜂拥而至给东单北大街造成混乱的管理成本。第三是公众注意力由对社会事务的关注,转向对明星隐私的窥视而导致的变态好奇和情感冷漠,这是无法进行定量计算的项目,它被社会悄悄地消化掉了。而减低公司成本,增加社会成本,是资产者惯用的手法。

  北京协和

医院每天有那么多女性在生孩子,为什么“狗仔队”偏偏盯上了王菲呢?为什么“王菲生子”事件会成为众多媒体所期待的“新闻”呢?因为只有与“明星”相关的信息,才会无条件地成为有回报的信息,才能将信息生产的风险减到最低程度。所以,它的关键词不是“生孩子”,而是“明星”这个具有潜在新闻卖点的强势符号。大众媒体就是趋炎附势,强势大众媒体就是以强大经济优势为基础的强烈的趋炎附势。可见,“生孩子”这件事本身并不重要。换句话说,媒体要报道的内容(何时何地生、顺产还是剖腹产等)本身并不重要,它的意义在“报道”这一媒介形式本身。

  很多人都认为,追踪“王菲生子”事件的记者非常无聊,认为还有更多有意义的新闻值得采访、报道,将明星隐私作为新闻事件毫无意义。但是,这不过是个人的价值判断,并不能因此改变大众传播自身的逻辑。从信息接受者的角度看,大众媒体既要传播“坏消息”,也要传播“好消息”。但报道“坏消息”的成本非常高、风险非常大,不符合商品生产的逻辑。因此,从信息生产者的角度看,无所谓好与坏,只要是能够引起关注和消费的,并因此能够获利的信息,就值得生产和传播。可见,信息生产的逻辑,就是商品生产的逻辑,最终指向就是“利润”。

  关键问题在于,信息生产的基础,是不是真正建立在“需求”之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有很多人(特别是王菲的发烧友)需要这些信息———想知道她生的孩子是不是像李亚鹏,因此具有“需求”的前提。其实我们根本无法论证公众是否真的有这种需求,也没有人向媒体“狗仔队”求助,希望他们侦探王菲的秘密。一切都是他们自作主张,这就是现代城市本质上的无序特征。

  现代城市诞生了两种新奇事物———私人侦探和“狗仔队”,虽然都是提供秘密的,但“狗仔队”与他们的前辈(私人侦探)还是大不一样的。私人侦探是个人的代理人,从个人账户那儿获取报酬;而“狗仔队”俨然“公众”的代理人。他们自作主张地展开侦探工作,并横蛮无理地让你阅读、消费他们的侦探报告,并从社会总成本中名正言顺地获取利润。更重要的是,媒体挑起了人们刺探明星私人秘密的欲望,并将这种欲望转化为需求来进行符号生产。现在,公众已经无法判断,究竟是“我们”需要关于王菲生子的消息,还是关于王菲生子的信息需要“我们”。这就是大众媒体虚构现实的迷魂阵。

  当然,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我这样去冷静分析,那么这个世界就太无趣,生活就了无生机。媒体“狗仔队”的活跃,至少制造了一种很有“意义”的假相,它让我们在“意义”的长期裹胁下,从短暂“无意义”之中得以一丝喘息。

  我由此想到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王菲生子”事件对大陆

娱乐新闻界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个思维角度搁置了这一事件本身有没有意义的、是不是低俗的质疑。首先,你是否有能力获取这些信息:什么时候生、在哪家医院生、生男还是生女、谁在陪伴她,能否获得第一张照片等等。最后,能否成功获取这些信息本身也不重要,而是在获取这些信息的过程中,香港“狗仔队”显示出了惊人的热情和耐心,盲目的职业操守,还有财大气粗的派头。面对的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尚且如此,假设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呢?比如战争、瘟疫、自然灾害,我们的记者在热情、耐心、气派上是否能够跟人家相比?这是一个疑问。

  来源:东方早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