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伟大民族的艺术史诗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1:31 哈尔滨日报

  “当代俄罗斯油画展”5月30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揭幕,记者在油画展布展现场采访了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李建华,听他介绍了俄罗斯油画。

  他说,作为黑龙江省“俄罗斯年”重要项目之一。《当代俄罗斯油画展》遴选的俄罗斯当代画家的油画作品,包括风景、肖像、静物、民俗等题材,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当代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油画发展的现状。

  300年间名家辈出

  李建华称,人们都说俄罗斯是一个油画的国度。的确,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300年间,俄罗斯画坛涌现了许多艺术流派,期间佳作叠现,名家辈出。西方古典学院派绘画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成长、发育,不断从俄罗斯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吸取营养,逐渐生成了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绘画理念,又富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的俄罗斯油画。

  俄罗斯美术发展史上产生过许多令人瞩目的绘画流派:从以世俗人物肖像画为主的古典画派到具有强烈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巡回展览画派,从强调独特视角和别致构思的“艺术世界”到提倡大胆革新和反叛的先锋派,都在世界绘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直接影响到东亚地区绘画风格的形成。尤其是18世纪到19世纪的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主张面向生活,把绘画艺术从贵族沙龙里解放出来,以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我们所熟知的克拉姆斯科依、列宾、苏里科夫、希施金、列维坦等,都是这一画派的杰出代表。

  俄罗斯油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阶段。一是古典绘画阶段。18世纪初期彼得大帝全面推行改革,许多有才华的俄国青年画家相继被公派到国外学习绘画,学成归国后成为俄罗斯绘画的骨干力量。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从欧洲流入的古典学院绘画在俄罗斯土地上生根发芽。二是本土化阶段。18世纪中叶圣彼得堡成立了皇家美术学院,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俄罗斯本土画家,他们立足俄罗斯大地,使俄罗斯油画具备了鲜明的本土特色。三是走向辉煌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油画逐渐成为俄罗斯文艺创作的主体。这一时期涌现的画家群体,其创作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技巧娴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可以和当时的法兰西绘画平分秋色,各领风骚。四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阶段。十月革命后俄罗斯油画的主流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时期的作品强调表现劳动与光明,重点描绘建设新生活的蓬勃景象和豪迈情怀。同时期的世界画坛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绘画像俄罗斯油画那样充满阳光、朝气与欢乐。总体来说,俄罗斯油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特别是描绘大自然的风景画。俄罗斯经典的风景画总能让人感到静谧,画中的色彩是调和的,光与影都是朦胧的,但是在平和的思绪中又似乎有一种可以感知的温度。同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油画所具有的文学性,有些作品像一首抒情诗,有些作品又好像在讲述着一段情节委婉的传说。

  对我国油画发展曾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始,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都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在新中国艺术史上,前苏联革命题材的油画作品对我国油画的发展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供我国油画界直接借鉴的外国经验,主要来自前苏联。这一时期,前苏联的许多画家来到中国举办展览或讲学,中国也曾派出大批画家到前苏联学习。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油画家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俄罗斯油画艺术的影响或启发,在创作道路、思想追求乃至材料、技法、风格等方面都曾向前苏联画家学习与借鉴。1955年我国文化部举办了由苏里柯夫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和画家入学培训,为新中国美术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可以说,当年苏中油画的交流构成了中国油画发展史上光彩耀目的重要篇章。虽然那时我国油画创作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片面重视题材而对艺术形式语言缺乏应有关注等等,固然与当时苏联美术的影响有关,但更主要的是我们出于自身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当时文艺政策的需要,把俄罗斯艺术的支流当作主流来模仿、学习和推广,而对俄罗斯艺术的内核,即强烈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缺乏深刻的理解,因为俄罗斯绘画中最宝贵的精髓是对人和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赞美与揭示。

  俄罗斯油画比较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审美习惯和油画欣赏旨趣。我们最为熟悉的俄罗斯油画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十月革命前的批判现实主义和前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这两部分相互联系,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延续和发展,而作为主线,关注现实和关注人生的精神一以贯之。俄国艺术家歌颂祖国、歌颂劳动、讴歌大自然和真、善、美的热情赋予作品以深厚的人文内涵。无论是意境悠远的自然景观、恬静闲适的静物描写还是真切朴实的人物肖像,俄罗斯油画总能带给我们一种亲近、一份感动。俄罗斯油画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的艺术史诗,也是世界艺术典籍中的璀璨瑰宝。

  我们哈尔滨人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特殊的“俄罗斯情结”。我们熟知俄罗斯绘画大家克拉姆斯科伊、列宾、希施金、列维坦、苏里科夫、契斯恰科夫、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莫依先科以及约干松、谢·格拉西莫夫、谢罗夫、杰伊涅卡、梅尔里尼科夫、夏加尔等响亮的名字,就像我们熟悉《喀秋莎》、《三套车》、《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些动人的旋律。虽然西方主导美术史丛中对他们的成就一向甚少提及,但在我们看来,这些优秀的俄罗斯画家和他们感人的作品是不朽的,是应该而且能够与莫奈、毕沙罗、马奈、西斯莱、梵高、塞尚、高更、修拉、毕加索、罗丹、伦勃朗、鲁本斯、哈尔斯、委拉斯凯兹等西方天才艺术大师们相提并论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空前广泛地交流,我国艺术创作逐步走向多元与多样,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油画表现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参照俄罗斯当代油画来审视中国油画、黑龙江油画走过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记者 申志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