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风吹稻浪”心花放 戛纳狂生“多胞胎”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07:51 大众网-生活日报

  第59届戛纳电影节昨日凌晨落幕,没有带给华人任何惊喜,毕竟戛纳不是咱家的。由英国导演肯·洛奇执导的《风吹稻浪》获得金棕榈奖,法国影片《佛兰德》则摘取了评委会大奖。最佳男、女演员的人数总共有11位,简直可

  以组一支足球队了,真是电影颁奖史上的奇观。

  不要个性,只想中庸

  ——第59届戛纳电影节综述

  本报记者秦娟实习生王僖

  本以为一向不按常规套路出牌的王家卫坐镇本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要职,会成就什么惊人之举。现在看来,怀有这种想法的人要失望了,王家卫在戛纳这个向来充满争议和是非的大舞台上结结实实地玩了一把“中庸”。

  “最佳影片”回归过去

  当一向标榜前卫和人文关怀的戛纳电影节不再拘泥在人性的偏执角落中徘徊,大踏步地回归到上个世纪早期流行的战争题材时,我们也似是在弥漫的硝烟中嗅到了些许往日峥嵘岁月的情怀。只是不知这等陈旧的题材是与当今战火风头渐盛的国际大环境有着不可规避的联系,还是和以王家卫为主的评委会的取向有关。可不管怎样,事实证明,一向低调、细腻、不偏不倚的王家卫,此次也的确对同样客观、中立、半纪录风格的《风吹稻浪》和委婉灰冷的《佛兰德》青睐有加。王家卫也似是带着这些片子一同回到了那个有些陈旧的岁月。

  “最佳演员”一胞多胎

  要说本届戛纳电影节做得最绝的,王家卫最淋漓尽致表现中庸风格的举措便要数“多胞胎”影帝、影后奇迹般地“顺产”了。这一平衡方式也几乎爆出了戛纳电影节史上最大的冷门。

  但是透过多胞胎“最佳演员”的表象,我们也发现了现而今电影制作的一种趋势:群像表演日趋成为热门,先前的小金人便已经显露出这种端倪。今年奥斯卡把最佳影片给了同样模式的《撞车》,也说明了对出色的群像表演的认可。

  “明星面孔”太过陈旧

  蜚声国际的戛纳电影节是娱乐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大牌明星也绝不会放过这个展现自己风采的好机会。但是久而久之,过度炫彩带来的审美疲劳开始让影迷们越来越吃不消,走不完的红毯,却走不出个新意。

  让影迷更感乏味的是,电影节长得越来越像,并且就连女星吸引眼球的方式也越来越千篇一律,那就是不停地走光。加上获奖影片黄金指数在人们心中的贬值,看来,电影节对于大多数中国影迷来说还远不如亲自到影院去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部分获奖名单

  金棕榈奖:《风吹稻浪》

  导演肯·洛奇(英国)

  评委会大奖:《佛兰德》导演布鲁诺·迪蒙(法国)

  最佳导演奖:墨西哥导演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通天塔》)

  最佳女主角:《回归》中的6位女演员(西班牙)

  最佳男主角:阿尔及利亚影片《土著》(又名《光荣的日子》)中的5位男演员(法国)

  评审团奖:《红色之路》导演安德烈亚·阿诺德(英国)

  最佳剧本奖:《回归》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西班牙)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