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按照市场拍卖价格,明琴能达到二十几万元,而唐琴高达上千万元。”浙江博物馆收藏的三十余把古琴,昨日经古琴演奏家、作曲家、广陵派的代表人物成公亮先生鉴定,初步认定有十余把古琴年代至晚在明代,其中五把可能是唐琴。照此计算,浙江博物馆的这批古琴价值连城。
有一把唐琴就是轰动古琴界的大事
继昆曲之后,古琴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迎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浙江博物馆让尘封多年的古琴第一次面世。
著名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广陵派的代表人物成亮公先生昨日为馆藏的古琴进行初步研究和鉴定。“判断一把古琴的价值,要看它的制作年代、经手人,以及后世是由谁来进行重新修正。”成公亮介绍道。昨日亮相的两把古琴,经成公亮先生初步鉴定,一把为唐琴“来凰”,另外一把是明琴“韵雪”。
博物馆的范主任介绍说,“中国目前现存的唐琴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假如有一两把也是轰动古琴界的大事。”而据成先生的保守估计,这批古琴中有五把可能是唐琴。
浙江将设全国第一个古琴展览厅
这批古琴绝大部分都有民国古琴第一人、著名琴学家九疑山人杨宗稷的鉴藏题刻,后经镇海的一位民间收藏家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成公亮先生初步鉴定后,浙江省博物馆还将上报国家,请专家作进一步鉴定。
古琴历来有“唐圆宋扁”的说法,但是经成公亮鉴定的这把唐琴于这种模式有所偏离。既然如此,成公亮先生是如何对这把古琴进行鉴定的呢?“主要从琴身的断纹、文字、声音以及木色来进行断定。”
昨日,成先生还现场演示了这把唐琴的声音,用于试音的竹制琴弓是博物馆特意花了一天的时间由富阳得来。至此,沉寂千年的古琴首次发声。据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该次面世的两把古琴还不是博物馆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古琴。
浙江省博物馆将在西湖文化广场开设分馆,届时将会设立专门的古琴展厅,让游客一睹这些“养在深闺”的古琴的风貌,而且这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专门的古琴展厅。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