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打造地域杂技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17:55 黑龙江日报

  何燕 本报记者 杨宁舒

  近日,由中国杂协、辽宁省文联、吉林省文联、黑龙江省文联主办,黑龙江省杂协承办的“地域杂技发展研讨会暨首届东北三省杂技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全国的百名杂技界专家汇集一堂,就“东三省杂技艺术特色”、”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区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交流。

  品评东三省杂技各具地域特色

  本次研讨会,东北七家全国有名的杂技团首次汇聚一堂,就北方杂技的艺术特色及发展走向进行了研讨。

  黑龙江省杂协秘书长李萌说,东北三省的杂技团在国际、国内均享有广泛的知名度,他们博采众长,各具地域特色,创作了一大批高、难、趣、巧、美的节目。如黑龙江杂技团的《蹬技》、《空中体操》,齐齐哈尔马戏团的《空中秋千》、《悬空走绳》,长春杂技团的《举刀拉弓》、《大球高车踢碗》,沈阳杂技团的《腾空飞杠》、《抖杠》等等,均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过大奖,每个节目都有独创的地域特点和个性。

  来自齐齐哈尔马戏团的关海涛说,北方杂技的产生和发展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艺术息息相关。它的内因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的碰撞,以及山东、河北等地民间艺人的流动;外因主要来自于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的艺术交流,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南方杂技的独特风格,如粗犷特色、惊险特色、简洁特色、民俗特色等。尤其是对二人转、口技、魔术等艺术门类的学习,使“滑稽”中的民俗特色愈发鲜明,在杂技艺术中形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献策二人转、冰雪艺术为杂技添活力

  著名杂技理论家、中国杂协顾问蓝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三省的杂技有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团有各团自己的看家节目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这一点非常难得。如果能把黑龙江、吉林、辽宁三地的地域杂技有机结合,并加上精美包装,定会达到百花齐放、共同壮大的局面。

  哈尔滨可大力发展、开拓独有的“冰上杂技”,并借鉴俄罗斯大蓬式表演,自制冰的流动场地,展示冰上精湛技艺。长春则可以借鉴深受观众喜爱的“二人转”艺术,将延边的民族风情融入杂技表演中;而大连可以借鉴独特的海滨都市风光,与海洋公园合作开发“水上杂技”等。

  蓝天的发言引发了黑龙江省杂技团、齐齐哈尔马戏团、大连市杂技团、锦州市杂技团、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沈阳市杂技团、长春市杂技团等单位领军人的热烈讨论,大家就形成合力共谋发展,达成了初步共识。

  畅想用“地域杂技”抢滩旅游市场

  很多杂技界专家表示,目前旅游演出市场已成为专业文艺院团的必争之地。但一直以来,东北三省却没有任何一家专业文艺团体成功地涉足旅游演出市场。省杂技团新创排的冰上杂技《北极光》刚刚在上海打出了知名度,目前的问题就是院团都没有自己的排练和演出场地。除此之外,眼下最需要做的就是与旅游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盘活现有的演出资源。

  黑龙江省杂技团团长关心民说,他手里有一个名为《冰雪王国》的童话剧本,打算以冰上杂技的形式将它排出来作为旅游演出,就连餐饮、拍照等配套服务也都想好了。但是有创意却没有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黑龙江省杂技团的吴璇,特别提出了延伸杂技产业化链条的问题。吴璇说,中国杂技靠目前的“小、散、弱”剧团闯市场是难以承担的,杂技必须走产业集团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要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包装公司、营销公司,同时开发服装、魔术道具、艺术学校等新的生产经营链条,走多元经营发展道路。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