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话剧《生死场》广州登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10:06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讯(记者黄长怡)由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生死场》,将在6月1日、2日在广州军区礼堂连演两场。这部曾囊括国内所有舞台艺术类奖项的优秀话剧是首次在穗演出。

  1999年,话剧《生死场》根据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导演田沁鑫自编自导。五年前的演出曾轰动一时,从文华奖到中国艺术节大奖,《生死场》囊括了
当年几乎所有舞台艺术类奖项。而剧本也获得了中国戏剧文学的最高荣誉——“曹禺戏剧文学奖”。该剧被评为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导演田沁鑫也获得中国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文华编剧、导演奖、曹禺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该剧的制作人李东告诉记者:“在这个话剧之前,萧红作品的人文价值一直为人们所忽视。”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评价说:“当下对现代作品的改编,多是从‘软’的方面入手,而像《生死场》这样,从挖掘人性深层价值的‘刚’性着手,是很少的,也是值得鼓励的。”《生死场》中演绎的生生死死、轰轰烈烈的人间悲喜剧,生老病死的繁复无奈、愚昧麻木的民众苦难,外辱内弱的民族危机,鲜血警醒的激昂悲壮,和自觉自醒自立自强的希望,都是发人深醒、令人震撼的。因为这部作品,人们开始重新关注萧红以及整个孤岛文学。

  除了剧本的精心改编,《生死场》的舞台处理和演员表演也颇有特色。“我们对舞台用了新的方式处理,同时用电影的手法对全剧进行结构设置,可以说剧情发展的结构设置对话剧本身也产生了深厚的意义。”李东说:“田沁鑫导演有丰厚的传统戏曲功底,又有西方留学的经历,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善于将东西文化很好地糅合在一起。”

  李东介绍说,此次舞台以东方式的理念进行处理,而演员表演多运用了肢体语言,深受德国话剧表演方式的影响。

  图:

  话剧《生死场》1999年推出,囊括了当年国内几乎所有舞台艺术类奖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