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漫谈
柏桦
元人辛文作《唐才子传》,其中说到崔颢时,认为他人品稍有不好,他爱赌博,又滥酒;专挑美女为妻,而且稍觉人家不好看就抛弃之,前前后后大概抛弃了三四个女人。而
《唐诗纪事》里却将他一棒打死,干脆说他“有文无行”。
不管以上说法是否正确,即便准确,笔者认为也不必计较。看一个诗人应该针对他的诗,而不是他的人品。那么崔颢的《黄鹤楼》又如何呢?
正是这首“不古不律,亦古亦律”的诗在唐朝,乃至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成为一首具有轰动效应的诗,它甚至成了诗歌史上的一个小神话。围绕这个小神话,简直是好评如潮。
首先是诗仙李白登黄鹤楼,本想赋诗一首,因见崔颢之作,只好罢手,并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从此于心不甘,后作《鹦鹉洲》摹仿崔颢,又作《登金陵凤凰台》要与崔颢打一个擂台赛。
结果,各方高人又予以评说。严沧浪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刘克庄认为:“今观二诗(《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真敌手棋手。”方虚谷则认为:“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明代怪才金圣叹说得更为刻薄,“然则先生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何必如后世细锁文人,必欲沾沾不舍,而甘于出此哉。”吴昌祺甚至说《黄鹤楼》是“千古绝唱,何独李唐。”
笔者以为以上说法,均是故意要制造《黄鹤楼》这个神话,为崔颢大戴高帽。
还是三十年代著名新小说家,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蛰存说得中肯:“这首诗之所以好,只是流利自然,主题思想表现得明白,没有矫作的痕迹。在唐诗中,它不是深刻的作品,但容易为大众所欣赏,因而成为名作。”
真是一语中的,“容易为大众所欣赏”。
笔者以为此诗最多只属中流,如给一个评分,顶多只能得到70分。
这样的千年神话在今人的目光下理应破灭。
顺便说一句,毛泽东1927年春所作的《菩萨蛮·黄鹤楼》苍凉慷慨、沉雄俊爽,其境界与气魄远胜过崔颢的《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柏桦,诗人,现居成都。
【未经许可,本版文字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