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郭沫若写儿歌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04:44 重庆商报

  市场经济下的文人为赚大钱而不愿创作篇幅短小的儿歌,这样的风气已日盛一日。但大作家为孩子们写小儿歌,却是昔日我国文坛的一大美妙景观。比如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

  上一世纪40年代初郭沫若在重庆陪都国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三厅主持抗战宣传时,就模仿流行于本地的童谣,创作了两首饱含抗战意味的儿歌:

  “燕老鼠,夜夜来,/像只飞机飞得快。/落下伞,随身带。/不怕高射炮,/轰也轰不坏,/飞来飞去多自在。”(《燕老鼠》)

  “鸡公是号兵。/清早就吹号。/大家快醒来。/太阳出土了。/鸡公是号兵,/中午又吹号,/大家快鼓劲,/太阳当顶了。//鸡公是号兵,/吹号吹得勤,/不管风和雨,/不怕热和冷。”(《鸡公小号兵》)

  此二诗虽未直接使用抗战词句,但作为用文学手段折射现实的儿歌,作家始终借象征手法把自己驱逐日寇的决心蕴蓄在字里行间。前者透过对自由翱翔于夜空的燕老鼠即蝙蝠的描述,倾诉了他对改善我国落后航空事业所寄予的厚望,从而表达出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后者则借公鸡的拟人,寄托了诗人对英勇杀敌之连队号兵的景仰。小诗很快在诗人和他夫人于立群合办于沙坪坝的七七幼稚园的孩子们中间传唱开来。作家认为这是小读者对自己的最高奖赏,后来发表时不但郑重标明写作时间,还特意把它们收进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潮汐集》之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