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母亲是被遗忘的"明星" 韩妈妈:倔强的爱融化女儿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2:24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秦菁

  因为一部电视剧偶然发起一个征集活动,却不曾想能在短短10天里收获这么多的信任和爱的故事。做娱乐记者时间长了,总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明星牌够大、新闻够爆料才够吸引眼球。其实通过这些天接听“母亲热线”、阅读“母亲信件”和采访“母亲生活”,记者才发现最能触动人心底的还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时候被遗忘
了的“明星”,或许她的生命像一缕轻烟,但她释放在人间的爱永远都化不开。电视剧《老娘泪》结束了,依然有很多读者打来电话,信件电邮也一封接一封,他们说,“活动结束的时间太早了,我们还有很多对母亲的话没有说出来。”是啊,短短几天内怎能把深深母爱阐释清楚!在众多的故事中,记者只能挑选有限的几个供读者阅读。其实,这次活动最根本的意义是想让我们把对自己母亲的感谢大声讲出来,想让我们把对自己儿女的爱大声讲出来,不光对我们,现实生活中更需要这样的沟通,爱有时不仅仅是行动,也需要语言。

  ———记者手记

  “胡子上的米吃不饱,一定要自己闯自己干,这样的粮食吃着才香。”从见到韩妈妈一直到采访结束,这句话给记者的印象最深,韩妈妈这一辈子也是靠这个不成文的信条奋斗着,并影响着三个女儿。小女儿阎潇几年前在

石家庄开了第一家月嫂服务中心,现在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颇有点成就,但阎潇说,“现在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可当初除了母亲的支持,我一无所有。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思想却很开通、也很前卫,我们不敢尝试的东西她都敢。”

  走进西柏坡韩妈妈的家,记者就被挂满墙的照片吸引了,皱纹在脸上形成的沟壑在每张照片上都像一朵灿烂的花儿。经过儿时成长的苦和成家后抚养儿女的苦,韩妈妈却说,“看着现在这么有出息的闺女,我还有什么苦可言呢?看着同村的父老乡亲都慢慢富了起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阎潇对记者说,“我想感谢我的娘,不光是她对我们三个女儿的爱,她对父老乡亲的爱才是真正鼓舞我们的动力。”韩妈妈没有儿子,这在当年的农村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就等于没有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于是有人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过来,但被韩妈妈婉拒了,理由很简单,“男女在我心里都一样,我只有生女儿的命,我也只想好好地把她们培养起来。”韩妈妈的老伴生前是村支书,但也就是这个称号让他们家一贫如洗,因为他从来都不会往家里拿东西,反而经常拿家里的往外贴,天天管村里的大小事,就是不管自己家的事。女儿们有气不敢出,韩妈妈却还挑起了开导她们的任务,“咱们不能拿国家的一针一线,不占国家一分钱的光,一分钱虽然少,却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质和志气。”于是很要强很想进步的母亲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放弃了自己的追求,用摘酸枣、拾草药换工分的方式养大了三个女儿,韩妈妈只是念叨着,“当时能怎么办呢?三个女儿要吃饭穿衣,我不能不管她们啊。”1987年老伴走了,留下一个没什么积蓄的家,韩妈妈便开始了捕虾卖虾的生活,聪明的她发现这样赚到的钱可以多一些,就开始带领大家伙一起做,第一桶金虽然不多,却开阔了韩妈妈的思维,也鼓足了她带领村民致富的勇气。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韩妈妈做起了卖水生意,不管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天推着小板车,放着几壶水和几只杯子,来西柏坡参观学习的游人渴了都会来到她摊前买一杯水喝,一块钱三杯水,韩妈妈说,“虽然挣不了大钱,却能养家糊口,我没有要政府给我的补贴,我想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这样不断地琢磨路子不断地有新点子,也可以告诉乡亲们,他们也需要吃饭养家,而且我要给我的女儿们、外孙们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们的母亲和姥姥都能这么干,他们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挣到自己的未来。”一旁的女儿在默默地流泪,“就是我母亲的这种性格,让我惭愧,她经过的事太多了也太难了,我却连一次小小的打击都承受不住,在我最难的时候,还是母亲扶了我一把,那个时候没人帮我,没人理我,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了百了。母亲没有心疼我,没有流泪,却给了我异常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能重振精神,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被韩妈妈帮助的同乡有很多,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看不了乡里乡亲的受罪,我能挣钱了,我也能帮他们一起挣钱,他们有的起初不愿干,怕出去卖东西丢人,怕辛苦,怕被人骗,我就帮他们进货,给他们本钱。”韩妈妈的思想里没有多少大道理,却朴实地让人不由得生敬,阎潇说,“那个被帮助的大爷每次见着我都愣要往我手里塞酸枣,他知道是我母亲一手教他做买卖的。”韩妈妈曾经为了说服一个因为家庭原因而败家潦倒的同乡,把嘴皮子磨薄了,先拿出1000块钱给他娶了媳妇,又拿出600块钱给他置办货源,把家里闺女们的日用品、床单、棉被拿出来给他用,让他振作起来,靠双手挣钱,依然没有大道理,韩妈妈用自己的诚心打动了同乡,第一个月这个同乡就挣了800多元。阎潇说,“母亲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她爱我们,更爱乡亲们,看不得他们受苦。当年我下岗了,家里又遭受了一些打击,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是母亲站出来,鼓励我走下去,艰苦、奋斗加创造就是她教给我的,于是我干起了服装买卖,后来还有了自己的小店铺,后来我在北京的一家报纸上看到月嫂这个名词,自己就想试试,但没人理解我,都给我很大压力,就母亲默默地鼓励我,就像当初在背后支持父亲一样,她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给我钱,让我开了第一家月嫂服务中心。”

  韩妈妈在记者跟女儿聊天的时候,又忍不住往屋外跑,阎潇乐了,“你看我母亲,她就是这样,闲不下来,一定要叫上几个人去卖东西去,现在老了,推不动水了,就包一些纪念章之类的轻便东西去卖,她说这样她脑子就会一直保持清醒,就不会给国家和闺女添麻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