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精神叙事遭遇迷茫评论家指出创作失真与失去方向现象值得深思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08:20 东方网-文汇报

  “从去年到现在读了好几部长篇,大家都出长篇架势很吓人,多数到一半就不了了之。不是说定力不行,也不是说作家不认真,但为什么不能非常有力地从头到尾饱满地贯穿?说明在这个时代,作家在写作中普遍面临困境。”日前,评论家李敬泽等在中国小说学会第二届学会奖颁奖之后,指出当前长篇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关注。

  刚刚揭晓的中国小说学会第二届学会奖,刘醒龙的《圣天门口》一举摘得长篇小说
奖。在次日举行的论坛上,评论家们直指当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失真与失去方向的问题。

  李敬泽指出,在

长篇小说里建构一个世界,完成精神上的叙事,由精神的起点到终点,这是作家的初衷。但是要完成这个精神上的叙事是困难的,对于怎么说服自己和读者,作家心中是茫然的。这是当代文学作家们的普遍面临的创作上的瓶颈,不是个别作家的问题。李敬泽还表示,“我个人对此也感到困惑,这已经超出了作家个人写作的范围,这其实是和我们的精神境遇有关的一个问题。传统古典小说里的起承转合、统一连贯的叙事性,是否还存在,值得深思。”

  一些评论家认为,以什么样的艺术信念、艺术途径走进文学,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应该面对时代的现实,艺术家需要对现实有一个明澈、透彻的把握。“作家在经验上的漏洞会撕裂小说的说服力”,这是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指出的另一大问题。他认为,作家们除了在考虑完整精神叙事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细节的真实,加强对生活常识的观察与描述,才能让读者对小说产生基本的信任。“希望作家不要小视了物质、世俗和经验,因为哪怕是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造成读者对整部作品的怀疑与失望。”

  陈应松的《太平狗》获得小说学会第二届学会奖中篇小说奖、魏微的《化妆》获得

短篇小说奖。“这是对过去三年来中国小说创作最高水平的一次全面记录与检阅。”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雷达表示。据悉,中国小说学会自2000年起,推出中国小说排行榜和学会奖。排行榜一年一次,学会奖三年一度。

  本报记者陈熙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