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09:04 东方网-劳动报

  与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

  本报讯(记者张伟强)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大量文献中,大约一半是用藏文书写的。这些藏文文献流失在国外100年后,近日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成《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出版。

  十九世纪末,道士王圆来到敦煌莫高窟,1900年农历5月26日,王道士在清除洞窟积沙时,发现了藏经洞。洞内收藏着大约4万件写本、刻本和艺术品,涉及到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但当时当地无人识得这批宝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保护。在接下来的短短10多年里,藏经洞中的大批文物,被外国探险队掠夺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也遭到外国侵略者的劫夺与破坏。

  藏经洞的发现,在本世纪初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从此,中国的历史学者、考古学者和美术工作者到敦煌进行考察的逐渐增多,敦煌莫高窟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许多中国学者为了研究自己国家的历史,还远涉重洋,到各国寻找、抄录、摄影、出版敦煌文献。1986年,敦煌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次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虽然大批流落海外的敦煌藏经洞文献原件难以索回,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学者的努力之下,一些藏经洞文献通过出版形式回归了祖国。可惜整理出版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汉文文献,而对藏文、西域文、民族古文字文献,还没有足够时间给予关注。

  据悉,在全部藏经洞流失文献中,藏文文献的数量约1万件,与汉文文献的数量相当。及时整理出版海外敦煌藏文和其他文种如回鹘文、梵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等文献资料,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及文化价值。

  此次,我国学术部门、出版机构与法国国家

图书馆合作,最大可能地利用了敦煌古藏文资料,将现存全部法藏藏文文献,编成10至15册图书,引起了国际藏学界、敦煌学界和汉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