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纪录片综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17日09:11 东方网-文汇报

  ■朱贤亮

  近几年的上海电视节,每届都有300部左右的纪录片参赛,今年更是达到了360部。无疑是一次中外纪录片的盛会。精彩纷呈的各类纪录片齐聚“白玉兰奖”,让“白玉兰奖”散发出更为迷人的芬芳。

  今年的“白玉兰奖”在纪录片的奖项设置上作了一些调整,共分为四个奖:最佳纪实类纪录片奖、最佳历史文献类纪录片奖、最佳自然类纪录片奖和最佳亚洲纪录片奖。每个奖项都由专业选片委员会在参赛片中选出五部纪录片作为提名,在上海电视节期间,将由国际评委在二十部获得提名的纪录片中评选出四部最佳纪录片。

  表现社会现实多艺术水准高

  综观今年的参赛纪录片,纪实类的纪录片最多,大约有近200部,这些纪录片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能深刻表现社会现实,而且在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欧美的一些纪录片强国继续演绎着传统的精彩和创新的潮流,如美国、英国、德国的一些制片公司选送的纪录片,无论在选题、内容、拍摄和制作上,都体现了其雄厚的实力和精湛的艺术,仍然处于世界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一些国家的纪录片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这次送评的纪录片中,波兰、以色列、伊朗、韩国等国家的纪录片作品,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佳作。纵观前几届这些国家的选送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们在纪录片创作上发展的势头。这次中国选送的参赛纪录片数量比较多,看得出,现在很多电视台和制作公司都对纪录片非常重视。

  在这些参赛的纪录片中,德国和以色列合拍的《胜过千言万语》非常精彩。它用两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了战地摄影记者兹夫的工作和生活。纪录片一开头就用一组急促快速的短镜头表现兹夫带上各种摄影装备准备出门工作的情景,通过局部夸张的构图、快节奏的组接和现场音效的渲染,就像看到一个突击队的战士快速带上武器准备冲上战场的情景,观众们马上就被带进了紧张的气氛中。全片分三条线索来表现这位不畏艰险,辛勤工作并极具敬业精神的战地记者:一条线是记录兹夫的紧张而危险的工作,这里充满了战火、暴力和剑拔弩张的政治斗争,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战争场面都在其中有所表现;另一条线是记录兹夫在一个大学讲课的情景,表现了这位记者如何用自己的摄影镜头冷静而客观地记录现实的;第三条线叙述了兹夫的家庭生活,兹夫的妻子是一位时装模特,在这条线索中我们看到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柔情和担忧,以及五光十色的时装表演场景。这样三条线索的不断推进和交织,使得人物形象丰满,主题开掘深刻,资料翔实珍贵,色彩强烈丰富,让一部一个多小时的长纪录片极具可看性。而另一部很具可看性的纪录片是伊朗的《总统坎巴先生》。一位75岁的伊朗农民是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就是要做总统。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这位老农民孤身一人骑着自行车周游全国各地,进行竞选演讲,散发竞选纲领,筹划着自己的内阁成员,并每天计算着自己可以得到的选票。创作者非常纯熟地运用了追踪纪实的手法,特别是对细节的刻画深刻独到,使得人物的形象非常生动。虽然全片表面上充满着唐吉珂德式的喜剧色彩,但正是通过对这样一个小人物的记录,从一个侧面,较为深刻地反映了伊朗社会和伊朗人民的真实现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纪录片有一个非常精彩的开头:在一望无边的田野上,一个老农孤单地骑着自行车慢慢前行,一辆电视采访车追上来靠近他,要采访他,但遭到老农拒绝,采访车上的人不断地说服他,自行车和采访车并行着慢慢远去……拍摄者在远处的高地上,用一个固定俯拍的大全景和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记录了全过程,构思巧妙大胆,令人难忘。另外如波兰的纪录片《复活》采用严谨而又具新意的叙事结构叙述了一个波兰小城市的居民生活;德国的《迷失的孩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直面乌干达内战血淋淋的残酷现状;加拿大的《抗命》独到地把三个不同国家的士兵反对战争的信念及命运变化综合在一起叙述,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历史文献类纪录片:视角独特,极具震撼力

  历史文献类纪录片的参评作品虽然不多,但大多具有较高质量,获得提名的纪录片都各有特色。一些作品视角独特,资料丰富,极具历史震撼力。波兰的《肖像摄影师》,记叙了一个在二战时期曾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摄影师,在集中营里拍摄了大量的囚犯和纳粹党卫军的肖像。今天,侥幸逃生的摄影师看着这数百张肖像照片,回忆往事,每张照片都有着生的呼唤和死的残酷。纪录片的创作者用这样一个特别的角度来表现二战的历史,揭露纳粹的罪恶,可谓别具匠心。当现在的电视观众面对着这些黑白陈旧而又略带模糊的肖像照时,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震撼的。法国的《为和平而死》详细追叙了印度独立之父甘地被暗杀这一历史事件,用生动的细节,翔实的资料,着力表现了甘地的思想和一生的一些重要活动,今天回头来看这段历史,仍对我们有很多启发。还有如中国的系列纪录片《去大后方》,表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爱国志士经过曲折艰辛的路程到大后方参加抗日斗争的故事。这个题材以往的影视作品很少涉及,而这部纪录片的场面悲壮,故事感人,资料生动,表现手法也较为新颖,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自然类纪录片:功力非同一般

  欧美国家的一些大制作公司,历来在自然类纪录片中占有领先地位。这次他们制作并获得提名的两部自然类纪录片《南极企鹅》和《树女皇》,依然延续了以往一贯的画面精美、制作严谨的风格。前一部表现的是南极企鹅如何充分调动生命的潜力,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的故事,对企鹅生活中的大场面和小细节都有出神入化的描述。后一部说的是非洲的无花果树与其树上小动物的故事,用整整一小时的篇幅来讲述一棵大树的故事,而且讲得曲折生动,充满了戏剧冲突,显示了创作者在自然类纪录片制作上非同一般的功力。另外如奥地利的《活着的墓园》也有着很独特的视角。维也纳的中央公墓因为安葬着贝多芬、勃拉姆斯、约翰·施特劳斯等著名音乐家而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墓地,但此片却把镜头对准了在墓地中活动的小动物们,并通过动物的眼光展示了人类在墓地里的各种活动,全片构思巧妙,情趣盎然。

  亚洲纪录片:强烈的时代感和真实性

  本届电视节“白玉兰奖”的纪录片奖项中,新增加了最佳亚洲纪录片奖,旨在鼓励亚洲各国的纪录片创作,五部纪录片获得了此项提名。亚洲的纪录片近几年发展很快,虽然在纪录片的规模、投入和后期制作上,与欧美一些大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亚洲国家纪录片的共同特点是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真实性,在强手林立的世界纪录片舞台独树一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以色列的《墓地俱乐部》是一部意味深长的作品,一群老人自发组织了一个墓地俱乐部,经常聚集在以色列最大的国家公墓里讨论历史、文学、战争以及生命的意义等。这些老人中既有着前国家政要、政府官员,也有普通士兵,他们都经历过国家和民族的苦难。此片从老人们的活动中,折射出处于了巴以冲突中的以色列社会现状。韩国的《世纪科学欺诈案》,把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黄禹锡科学欺诈案搬上了荧屏,此片详细记录了这个科学欺诈案被揭露的全过程,新闻性和可看性都很强。获得提名的两部中国纪录片是《大家庭》和《在北方》。前者讲述了一个四世同堂的农民大家庭在改革开放年代所发生的观念变化、矛盾冲突以及亲情、爱情、友情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后者则表现一个上海男人为了戒毒,只身来到北方的农村,在冰天雪地中洗刷自己的灵魂,在简单的生活和辛勤的劳动中开始了自己新生的故事,显示了创作者独特的视角。

  《肖像摄影师》(波兰)

  《抗命》(加拿大)

——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纪录片综述
——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提名纪录片综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