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孔子标准像是“文化暴力”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6:01 华商网-华商报

  6月13日,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文化界的争议。创作者与儒学学者均认为统一孔子相貌有必要,且有利于传播。但长期研究雕塑史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却指出,制定孔子标准像是种“文化暴力”,缺乏历史依据,过于武断和粗暴。

  今年1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组织评选制定孔子标准像的活动。据悉,定稿后的孔
子标准像系列将于今年9月在孔子诞辰2557年的祭孔大典上正式向全球发布。本次公布的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是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委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潘鲁生院长和胡希佳教授牵头的创作小组完成。胡希佳说创作中“主要参考的是所谓吴道子的画,因为他是目前认为最早的孔子形象,后世都是以其为蓝本。”他还透露,初稿是玻璃钢材料,大约高1.2米,等到9月份定稿,估计要做成2米高的铸铜雕像。针对有人质疑他们塑造的孔子像“太温和”,胡希佳说他们遵循的是孔子基金会的要求,他认为雕像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很多人认为孔子应该更亲切、慈祥,因为他本身是个教育家”。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的彭永捷博士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相貌不同的孔子,这确实需要统一。但是,到底是继承历史上塑造出来的孔子像,还是另外重新塑造出一个孔子像,应该进行讨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则认为,孔子标准像从手段上来说有“文化暴力”的成分,“不能说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就能制定孔子标准像,这太武断了,实际上这个标准像不具有普遍规范意义”。此外,邹文还认为制定标准像不利于培养个人的认识,限制想像空间,“其实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对古人形象的理解可以活泼一点”。据《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