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电视人“最失意”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29 青年时报

  时报讯 经过历时4天的各项主题活动,第12届上海电视节昨天落下帷幕。在昨晚11项“白玉兰”奖中,中国电视人只有《大家庭》拿到了评委会纪录片大奖,成为“最失意的人”。

  “洋和尚会念经”

  本届电视节共收到40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报名节目365部,其中电视剧78部,纪录片287部,参赛节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往届。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筛选,最终英国电视剧《咖啡馆女孩》获评委会电视剧大奖,最佳导演由德国电视剧《斯皮尔与希特勒》导演亨利克·波洛尔获得;备受瞩目的最佳男、女演员,由英国电视剧《理发师陶德》中的男演员雷·温斯顿和澳大利亚电视剧《困境》的主演艾玛·朗获得,中国除了纪录片《大家庭》获评委会纪录片大奖之外,并无别的收获。从评选的结果上看,外国的电视作品几乎全揽所有的奖项,被观众们戏称“洋和尚好念经”。

   中国电视人“很失意”

  在本次电视节闭幕式上,除了颁奖嘉宾,就鲜见中国电视人的身影。据了解,今年代表中国参赛的三部电视剧是《男人上路》、《昆仑日记》和《胡同里的波西米亚人》,分别角逐最佳电视剧、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等奖项。在纪录片的参评中,中国的《去大后方》、《大家庭》以及《在北方》入围最佳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提名、最佳亚洲纪录片提名。不过这些片子均未能令评委们满意。更遗憾的是在备受瞩目的最佳男女演员候选名单上,去年爆冷捧得最佳女演员的是中国资深老演员张少华,而今年中国演员早早就全部落选提名名单,一位资深的电视制作人昨晚走出现场时满脸失望,他告诉记者:“今晚是中国电视人最失意的时间。”

  ■相关

  10亿元打水漂“量高质次”是祸根

  本次电视节为各路电视精英提供了一个营销舞台,也是一次国产电视剧的集体大阅兵。在电视节论坛上,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收视率调查公司以及相关研究专家发出一致呼吁:尽管电视剧依然是荧屏主角,但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下滑明显,许多电视剧制作完成后根本没法播出,建议“减产增质”。

  晚间7:30至9:30是电视台的黄金档,然而,收视调查显示,今年黄金时段播出国产剧收视份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0%。黄金档收视率不“黄金”,已成为国内各电视台的难言之隐。

  很多电视台限于成本对持续每晚多集联播的“剧海战术”吃不消,按照现今电视剧动辄上千万元投资计算,以每集15万元制作成本参照,一年损失起码10亿元以上。

  一些电视剧的演员片酬甚至达到制作成本一半以上,这也是造成电视剧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对此,许多人纷纷倡议,应该增加剧本的价钱而降低演员的片酬。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特派记者 韦亮 发自上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