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影节论坛上对话吕克·贝松姜文倡导国产“绿色电影”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6月24日08:50 上海青年报

  本报讯(记者 李俊)一贯少言寡语的姜文,昨天在上海电影节论坛上和吕克·贝松轻松对话。首度打开话匣子的姜文,畅谈自己对中国电影的看法,直接把矛头指向他所谓“农转非”的国产大片,倡导尊重中国农业大国的现实,多拍“绿色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首先应该认清楚现实,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电影也是个农业活———靠天吃饭,需要呵护,不断需要感情投入。如果承认这个现实,好好拍一些农业
片也很好,至少它是绿色产品,我倡导绿色电影”。姜文指出,“好莱坞的电影就是工业活,有熟练的技术,但没有多少感情投入。做出来的时候的确能够吓唬人,让农业大国的观众很新鲜。现在中国的很多电影也跟着他们要‘农转非’,一看就让人尴尬,就是典型的产品,这种探索精神很可贵,但这不是中国电影的机会。”

  姜文的这番话蕴含了很多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姜文不得不更加详细地解释。“我所说的绿色电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比如说,《红高粱》,《霸王别姬》这都算。就是说没加过多少化肥,吃起来有营养,货真价实。”至于自己拍摄的新片《太阳再次升起》是否属于绿色产品,是否是转型之作,姜文直接回答,“我没想转型这件事,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长什么样就是成什么样,不存在什么转型不转型的问题”。

  因为翻译的缘故,旁边的吕克·贝松显然没有搞清楚姜文探讨的这个深奥话题。姜文就干脆拿吕克·贝松的电影做例子,“比如我看过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就是典型的绿色电影,没有任何催化、催生的痕迹”。然后,姜文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内地各种吹嘘的大片身上,“电影本身要宣传、要炒作,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能玩虚假的东西、玩注水。比如,投资没有那么多,但是硬要吹嘘到几个亿;拍摄多么艰苦,多少人晕倒了……这些都是化肥,对电影本身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我们看不到好电影,吃得不舒服……”

  ■论坛纪要

  吕克·贝松回顾导演之路

  本报讯(记者 刘嵩)昨天,吕克·贝松在论坛上还追述了儿童时代的电影故事。

  早在三维电影发明以前,9岁的吕克·贝松就有了这样的“经历”,那是一场在摩洛哥放映的露天电影,他说:“在我9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在户外,在沙漠上拍了我的第一部露天电影。放映机是放在一个拖拉机上面,银幕是一张被单。我看到一半的时候,有只骆驼经过,想把这个屏幕扯下来,那是一个喜剧片。在电影上放映是一个喜剧电影,在屏幕前也是一个喜剧,因为很多人都想拼命地跑,去抓骆驼,这是我第一次看真正的‘三维’

  的电影,第一次认识到电影是这么有趣的一个东西。”恐怕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一个孩子在他7年之后就因为“没有什么别的可干”,开始写作,16岁的他就有了自己幻想的一部伟大作品《第五元素》,吕克·贝松觉得:“我不会画画、雕塑、不会……”,所以他就选择了写作,之后就是电影,因为“这是我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事实上20岁的吕克·贝松就已经写了大约30个剧本。

  唯一的意外是曾经希望考电影学校的吕克·贝松曾被著名院校拒绝过,因为他喜欢的导演不被老师们喜欢,最后他同样也拒绝去这个学校当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