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张泽群和他的《城市灵魂》(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11:00 今晚报

  

张泽群和他的《城市灵魂》(附图)

  今天,央视知名主持人张泽群携新书《城市灵魂———电视主持人张泽群谈论城市文化》来津,与他的恩师冯骥才一起,在天津图书大厦签名售书。借此机会,笔者专访了张泽群,聊起他对主持人角色的理解、个人不断挑战自己的一些经历,更有他对这第一本书的诠释和来到天津的感悟。

  问:目前,电视主持人出书已经不是新闻,比较之下,您和新书《城市灵魂》的独特性在于,在相对浮躁的环境中,从媒体人的角色出发进入学理层面,师从冯骥才踏踏实实做了几年城市文化研究,不断反思、探寻,提出诸多观点和问题,如文化是城市的遗传基因、城市文化建设是一场新文化运动等等,对于目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答:每个人出书,必有想要讲述和诉说的,不管是写自己主持的节目还是其他主题。至于我自己怎么进入城市文化领域,又以此为主题出版了第一本书《城市灵魂》,其中也有一些工作给予的机缘。

  首先,是工作让我有机会于1994年在比较京派文化和海派文化异同的节目中开始触及城市文化的问题;还是工作让我2001年有机会采访冯骥才先生,并有幸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为先生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仍然是工作造就的职业习惯,让我敏感地捕捉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脉搏,我在天大硕士论文的题目就是专门指向城市文化的,名为《塑造城市灵魂———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构建》,文中的基本观点是: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飞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太多的城市忽视了城市文化构建,缺失了人本理念,所以有必要深入阐发城市文化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以及相应举措。

  记得先生早就曾叮嘱我,要在论文的基础上完成一本有关城市文化的书,这也是他指导我进入城市文化研究之初就有的想法。按照先生的嘱托,我努力着,围绕城市文化的主题,除了对论文本身进行必要的再修改,先是辗转上海、杭州、南京和大连完成了对资深学者的访谈,同时整理了先前自己作为媒体人涉及城市文化的一些节目和文章。这样,就有了三个板块:思考篇、访谈篇、媒体与城市文化篇,就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城市灵魂》。

  问:前面您谈了怎么进入城市文化研究,第一本书如何诞生,请您回忆一下看到自己新书时的第一感受和心情。

  答:我也在博客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6月4日9点多,收到大象出版用EMS寄来的样书,翻来翻去,真有些爱不释手,尽管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很熟悉,但那本像模像样的书摆在面前时,还是把自己震住了,内心的潜台词是:这真是我的作品吗?我揣测第一眼看到自己宝宝的爸爸们,也会有一样的心情:这是我的儿子?高兴得有点犯傻。这本书从动手到写成,用了15个月,很慢,真像结婚、生孩子用的时间。但如果再加上“恋爱”的时间,这本书实际是用五年零五个月才完成,也就是从2001年2月初采访冯骥才先生,我开始与城市文化结缘,进而求学、立论、著书。过去我曾追求一年做一件自己满意的事,而这件事用了五年,这说明两点:一,写书比做电视节目难。二,自己也不比从前了。

  问:您这次来到天津,有什么话要说给天津的读者和父老听呢?

  答:老实说来,我对天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首先这里有引导我进入城市文化研究领域的恩师冯骥才先生,先生不仅欣然为《城市灵魂》写序,而且这次签售先生也亲临图书大厦现场,这对我不仅是莫大的荣幸,也多少有些为小书的不尽完善感到心虚,好在来日方长可以不断修订。其次这里有关心我的天津大学的老师们,当初是他们帮助我联系对先生的采访,帮助我进入天津大学开始文学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学习,还悉心照顾我的食宿。今天重新回到天津,我对他们诸位的感激也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最后,天津也是我的另一个“家”,再次回来当然有到家的感觉。从2001年到2005年,师从冯先生进行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常常往来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几年下来已经习惯性地把天津当成了另一个“家”,一个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充实的“家”,一个让自己的精神追求有所皈依的“家”。回家了,备感亲切,也希望我的小书《城市灵魂》能得到家乡父老的提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