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我电影制片人的现状与反思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08:5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日专电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国电影制片人的发展现状与反思

  新华社记者万一、邬焕庆、姜辰蓉

  不久前,投资惊人的中国影片《无极》在北美发行商“华纳独立”的安排下在全美213家影院放映,但上映10天后,票房只有51万美元。

  对于《无极》的惨淡,一些媒体尖锐地提出了批评,美国《明尼波利斯星讲坛报》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电影的制片人应该把巨大投资的很大一块用在改编剧本上。”

  事实上,中国电影有许多比《无极》更惨痛的失败,比如2005年有一半以上的国产影片无法在院线上映而“绝收”,其中包括许多动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影片。其实,很大问题都出在制片人身上。

   制片人:中国电影的“软肋”

  电影制片人是一部影片的主持者,通常是影片的投资者或投资者的代理人,他有权选择剧本,决定导演和主角,控制拍摄时间和成本。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制片人就已在好莱坞的电影生产中取代了导演的中心地位,成为影片生产中的核心人物。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吴丰军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成功的电影制片人,比如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的王中军,影片《英雄》《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张伟平等。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有一些优秀的制片人,但目前我国电影制片人整体水平依旧低下,这个“软肋”直接导致了中国电影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大宅门》《大宋提刑官》的制片人、中视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俞胜利指出,一部影视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片人的眼光和水准。现在电影银幕上跟风之作、平庸之作充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与制片人缺少艺术鉴赏力、辨别力和创新力,缺乏从众多剧本中选择好作品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俞胜利分析认为,在客观方面,中国的制片人角色是从过去旧体制下的制片主任演化而来的,尚未能完全摆脱过去模式下“导演主导制”,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自主性较差,造成许多制片人缺乏独立的眼光。

  制片人:多方面的素质要求

  “当前我国电影制片人队伍鱼龙混杂,整体素质低下。”流行文化研究者左保华说,“就拿选择剧本来说,一些所谓的‘制片人’连起码的国家政策和法律都不懂,就买个本子去拍摄一些内容违法、违规的电影,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一些暴富的‘老板’,自以为有钱就能当制片人,随意拍电影,钱是‘烧’了一大堆,却出来一筐垃圾。”

  电影制片人罗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的电影制片人欠缺的东西还很多。就拿好莱坞制片人的基本功之一——出财务报表来说,好莱坞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使得制片管理的要求极其复杂,要求制片人每个星期都要出财务报表,包括未来这个星期怎么花钱等等,到目前为止,中国能符合标准的,恐怕没有几个。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指出,近几年,新进入的制片人显得不够专业,他们中很多人还不完全了解影视剧制作的规则,不时有外行之举。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所长周鸿铎指出,一个好的电影制片人最起码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资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守法纪、诚实公正、清正廉洁、敬业奉献、服务社会;有雄厚的基础知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很强的经营与管理能力。

  以《英雄》和《十面埋伏》的制片人张伟平为例,他在影片的拍摄上放权让导演张艺谋去做,但在投资和影片后期宣传发行上抓得很紧。张伟平说:“实际工作中我非常清楚我要做什么。关于导演的工作我从来不干预,全力支持张艺谋,但是影片完毕后的运作,推向市场就要我来做。”

  制片人:中国电影需要好好补一课

  著名电影制片人安德鲁·摩根曾说,做一个合格的电影制片人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最初是找故事、定剧本;然后是找资金,确定导演、演员;电影拍摄完毕后,要负责电影的剪辑、音乐等后期工作;最后还有宣传和发行等。”“电影的第一个参与者,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就是制片人。”另外,制片人还要学会掌握好“把艺术与生意平衡的能力”,他认为,“一个好的制片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最快地解决问题。”

  对于中国电影制片人队伍来说,要全面达到这样的素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走,还需要好好地补一课。有关部门更应重视加强影视剧制片人的培养,把建设高素质的制片人队伍当成当务之急。

  王卫平指出,在目前影视剧行业制播分离的体制下,制片人、出品人要想走得好、走得稳必须进行必要的学习。从过去体制下脱胎出来的制片人不懂经营和市场化运作,需要学习;从别的领域转型过来的制片人,不懂影视剧艺术、创作和国家宣传政策,也需要学习。

  俞胜利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协会等,应加强相关政策指导和培训。但是,迅速而又全方位地提高制片人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又不太现实,因此,有效的办法是让更多懂创作的人员进入这一领域,国家可出台一些鼓励政策。

  “为了中国电影的健康,我们应该尽快实行制片人准入制度。”左保华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