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写进奥斯维辛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09:36 南方都市报

  写进奥斯维辛

  《法兰西组曲》改写了法国文学史,作家伊莱娜的个人遭遇也将读者推到了那场著名的人类劫难面前

  石剑峰

  (特约书评人)

  “忘记她,是20世纪法国文学史最不公正的事情之一。”2004年,法国雷诺奖首次向已故作家颁奖:60年前在奥斯威辛遇害的犹太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个被世界遗忘了60多年的名字。

  伊莱娜短暂的一生本身就是传奇,出生于俄国犹太金融世家,十月革命后,全家幸运地逃出俄国辗转来到法国,以土豆和罐头为生。凭借着犹太人的坚韧,伊莱娜的家族重新在巴黎赢得财富和尊重,这位索邦大学的毕业生很快成为三十年代的萨冈。二战巴黎沦陷之后,伊莱娜和丈夫携着两个女儿走上逃亡之路。1942年7月13日,伊莱娜被法国宪兵带走,临走之前对两个女儿说要出门旅行了,就像《美丽人生》中的辛酸场景。之后,伊莱娜的丈夫也走上了奥斯威辛之路。幸免于难的两个女儿带着母亲的皮箱在东躲西藏中度过了二战最后岁月,皮箱中母亲最后的遗物——未完成的《法兰西组曲》手稿在60年后才得以出版,一部可以改写20世纪法国文学史的小说。

  《法兰西组曲》原计划写五部,从巴黎沦陷开始,最后以和平结束,但作家最后只完成《六月风暴》和《柔板》。《六月风暴》和《柔板》分别描绘了逃亡的法国和被占领的法国,从1940年6月4日德国纳粹入侵法国开始,到1941年6月1日进攻苏联为止。《法兰西组曲》没有正面写纳粹发指的罪行,而是刻画出特殊环境下法国人暴露出来的真实本性。作品的不朽在于,作家以叙事者和剧中人的双重身份完整描绘了那个懦弱、自私的法国,毫无遮掩地展示了战争中法国精神上的脓疮。

  《六月风暴》以德国人炮袭巴黎郊区开场,然后巴黎迅速而不可思议地沦陷,巴黎人手足无措地逃离这座昔日繁华的都市,各阶层难民混乱地拥挤在南进道路上,空袭、汽油和食物短缺令这支逃难队伍步履蹒跚,对于逃难的真实描写肯定是作家的亲身写照。伊莱娜没有对巴黎人出于求生本能的逃亡作任何道德评判,但逃亡中的众生像就是各色法国人人格的真实写照。在逃亡的戏谑画卷中,惟一能彰显人类高贵情怀的是米肖夫妇,这两个不受命运垂青的普通巴黎人,有尊严地面对战争并保持人性中爱的光辉。伊莱娜在1941年6月30日的写作笔记中写道,“要坚定米肖一家人的形象。他们总是倒霉,但是只有他们才是真正高贵的人。”伊莱娜的叙事是非常传统的,在那个残忍而绝望的年代,作家依然希望通过米肖夫妇为所有人保留一丝光明和希望。但在《六月风暴》最后,劫后余生的米肖夫妇依然对多舛的命运和毫无希望的未来发泄不满,这毋宁说是作家写作时真实的写照。

  出逃的暴风雨骤停之后,巴黎、法国和法国人回复到往日的平静中,除了纳粹占领下无法掌控的命运。《柔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几乎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但德国士兵的驻扎打破了往日宁静的生活。入侵者的礼貌、笑容和学识似乎冲淡了纳粹者的兽性,反而是法国人的怯懦和保守更令读者“哀其不幸”。对于这些表面上友好的德国人,他们也在猜度,“不知道这些战败国的人民究竟是恨他们,忍受着他们还是喜欢他们”。《柔板》是模糊的。女主角露西尔与纳粹军官应该是有爱情的,如果没有战争,两人之间的爱情是理所当然。德国军官最后也被派往绝望的苏联战场。

  伊莱娜在《柔板》中的写作是超越其民族身份的,她极其冷静地通过露西尔与军官之间不可能的爱情展现了战争中所有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我请求您,作为对我的纪念,一定要尽可能地保全自己的生命。”军官要被调往俄国,与小镇和这个女人相比,德国军官的命运更加不可测。

  《柔板》主题是跳出二战视野的,它不只是对当下历史的白描,更是对人类命运的重新思量,这或许是源于作家戏剧性的人生经历。作家的冷静与理性让人吃惊,虽然她只能躲在树林里写作,但却坚信战争总会过去,历史和仇恨终将模糊,而只有活着才能真正呈现个体的存在。

  伊莱娜15岁离开俄罗斯来到法国,法语逐渐替代俄语成为日常语言并能熟练使用写作,但在写作中,她本质上还是一个用法语写作的俄语作家,她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传统,热情、粗砺、空想主义、有力而缺乏幻想。从作家的小说那里,我们不再难以理解二战中法国人与德国纳粹的良好合作关系,最后将作家送往集中营也是那些与德国人密切合作的法国同胞。作家的法国社会肖像画不是道德判断,只是真实写照:

  “为了举起如此沉重的负荷,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之心,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

  逃亡中的写作充满着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她比加缪更早觉察到现实世界对于个体的荒谬,以及人类个体反抗的无力。她用写作的方式推动命运的巨石,最后依然未能逃出奥斯维辛的宿命。1942年8月17日,伊莱娜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图:

  《法兰西组曲》,(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袁筱一译,2006年5月版,26.00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