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评论:杂谈“网络知识分子”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1:38 国际在线

  作者:邵道生

  (一)什么是“网络知识分子”?

  “网络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比较新、还没有约定成俗说法的一个概念,究竟是谁的发明创造?不怎么太清楚,尽管它是一个具有“中性意义”的概念,然而依我看,它倒是蛮
富有时代感的,积极意义色彩还是比较浓烈的。那么,什么是“网络知识分子”呢?当然,并不是经常关注网络上的情况的知识分子都叫“网络知识分子”,这样的定义太泛了一点,它应该有自己特定的涵义,按我的说法,它指的是经常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独特的思想、观点、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的“热血文人”,叫“网络知识分子”,其中的“主力军”显然是一批以“时评”为主的写作者。

  (二)一大批“网络知识分子”出现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在中国一大批“网络知识分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大致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执政党“故意”将“网络”作为社会通向民主化的“试验田”,给了它一些平面媒体享受不到的“特殊政策”,控制亦比较松一些;二是新兴的互联网给当代社会提供了“特殊的平台”:快速、立体、全方位和多途径;三是型时期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特别地多,需要有一个宣泄、化解的场所;四是中国不乏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体,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去“报答”这个社会,网络便成为这类知识分子的舞台。

  (三)“网络知识分子”有哪些特点?

  一般来说“网络知识分子”具有如下这些特点:一是形成的自发性,它没有固定的组织,亦没有具体的“挂靠单位”,可可以说是一个“说其有就有、说其无亦可说无”的“特殊群体”;二是一般来说每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站都聚集着一批相对固定的知识分子,他们活跃于网络媒体之中,是网络媒体中的“中坚力量”;三是带有强烈的“时评色彩”,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时弊的“快速反应部队”,社会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网络知识分子”一般能“闻风而动”,“网络知识分子”的能量便能在短时期内“聚合起来”,迅速形成一种所谓社会不得不管的“互联网舆论”,和不得不处理的“压力态势”;四是从“网络知识分子”这几年总体表现特点来看,一般是(1)社会的正义性比较强,(2)经常为弱势群体而呐喊,(3)抨击贪官污吏和社会黑恶势力火力比较集中,(4)自发性比较强,官方色彩比较淡薄,(5)敢于碰硬,不惧权威,亦不惧权势,信奉的是党纪国法,遵循的是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6)表现欲望比较强烈,鉴于网络的特点一般都按照“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原则去处理自己想发表的文章。

  (四)“网络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网络知识分子”决不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消极力量,相反地就它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来看,它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力量。

  中国的最高执政者所推行的“新政”为什么愈来愈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我想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最高执政者认真阅读了、听取了“网络知识分子”的谏言、建言,将他们的思想、观点融化到“新政”中去。

  中国的腐败势力、黑恶势力最最痛恨的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最痛恨、最难受的就是这群“网络知识分子”的存在,他们是腐败势力、黑恶势力的“天生的天敌”。

  中国的弱势群体最喜欢、最盼望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当他们在受到腐败势力、黑恶势力欺压、盘剥的时候,突然有一群“网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打抱不平,为他们申冤。

  当今中国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矛盾为什么能得到“充分的凸显”?我想,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群忧国忧民的“网络知识分子”在密切关注着这些问题,而且只要有可能,不仅将它们“尖锐地显露”出来,而且帮我们的社会去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社会的改革为什么能顺利进行?为什么这几年来的改革越来越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群忧国忧民的“网络知识分子”时时刻刻在关心中国的改革发展,应该改什么和怎样改,如今改革之所以能走上健康发展道路就在于这群“网络知识分子”这几年来进行“执拗的反思”。

  此外,还有一种意想不到的功能:即由于“网络知识分子”的存在,它大大地加速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它大大地缩短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时间,譬如,有的重大问题用不着遵循“先党内、后党外”的途径就在网络上讨论起来了,效果同样不错。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离不开这群“网络知识分子”,设想一下,当现代化的中国有一天这群“网络知识分子”突然消失了的话,这个社会还能算是正常社会吗?

  (五)怎样正确认识“网络知识分子”?

  “网络知识分子”的涌现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新现象、新事物,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它呢?

  从“网络知识分子”群体的总体表现来看,表明中国布衣知识分子群落是一个爱国家、爱社会、爱人民、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可贵群体,他们决不是“不同政见者”,更不是社会的所谓“消极力量”,必须看到这样一点:即他们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的、进步的,我同意吴昊先生的以下这一个评价:即“功过比例,至少在9:1”。

  由于“网络知识分子”的基本来自“平民层”,受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诱惑”比较少,因而他们所写的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八股味比较少,因而他们的作品更为群众所喜欢,这正是我们主流平面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网络知识分子”群体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其实,平面媒体所存在的问题不一定少,譬如,大话、假话、空话、放之四海皆准的话,可以说是一个“顽疾”,难道就因为问题的存在而一棍子打死?所以不能用放大镜去放大“网络知识分子”群体存在的问题,更不必对其妖魔化。不仅要进行互联网立法,而且要严格按法办事。

  由于“网络知识分子”是“立体式存在”,所写文章具有“累加效应”,其迅速形成的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会在短时期中形成另一种性质的“突发事件”,平时“一派繁荣景象”突然露了底,这是一般地方领导最不愿见到的,怎么办?我想惟一正确的做法是:针对这类性质“突发事件”的源头去解决问题,敢于“刺刀见红”,敢于问责,敢于将一切丑陋的东西暴露于光天化日,只有这样做,社会才能真正的发展。

  总之,“网络知识分子”是执政者的“天然的谏友”是执政者了解没有被加工过的民意最廉价、最有效的途径,在怎样对待、处理“网络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上亦有一个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

  来源:光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