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影之歌:匆匆过客上海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12:59 新民周刊

  香港金像奖导演与编剧,奥斯卡金像奖舞美服装设计,华人流行乐坛宿将的音乐,中国现代舞先锋的编舞,两岸三地实力派明星领衔主演……然而,《电影之歌》在上海的表现至多只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上海这个码头,我来跑过了。

  撰稿/陈冰(记者)

  “由有‘梦幻组合’之称的香港金像奖得主张婉婷导演与罗启锐编剧联手,因《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叶锦添,华人乐坛宿将李宗盛及中国现代舞先锋曹诚渊、李捍忠经过2年精心筹备共同打造,融汇5种表现形式,经过9次剧本修改,浓缩7代电影人心路历程,在3小时震撼视听盛宴中讲述4代人的电影之梦。两岸三地实力派明星庾澄庆、张信哲、陆毅、袁泉、高虎、张靓颖等领衔主演……”

  被誉为“史诗”多媒体音乐剧的《电影之歌》就是在这般令人头晕目眩的宣传中迎来了它的首演——2005年12月,北京保利剧院连续12场爆满演出。在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特殊时刻,《电影之歌》适时送上了一份厚礼。

  历经半年的精打细磨,《电影之歌》拉开了全国巡演的序幕。出人意料,这部投资2000万的音乐剧把全国巡演的首站选在了成都,上海成了全国巡演的第三站,而且只有蜻蜓点水般的一场。

  演出

  出于对市场的考虑和布景制作的限制,《电影之歌》选择了上海大舞台这样一座可以容纳8000到10000人的剧院式大型室内体育馆作为演出场所,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欣赏音乐剧的理想场所。

  八九成的上座率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空旷的场地内到处是旁若无人大声喧哗的观众和吃着爆米花的顽童,泛滥的数码相机制造了无数次让人眩晕的闪光,还有一群见到偶像就不分青红皂白欢呼、尖叫的粉丝,各种演出以外的“噪音”一直是整场演出最忠实的“伴奏者”。

  虽然观剧环境不尽如人意,但整出戏美轮美奂的场景转换还是值得称道一番。

  一般百老汇音乐剧能换上25个场景已经是超大制作。这次《电影之歌》创纪录地达到33个场景。从老北京四合院、旧上海的弄堂、碧波粼粼的黄浦江到香港的繁华市区等,都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在几十秒内完成更换。

  为了配合叶锦添精美的舞台效果,制作组特别从杭州定制了一个直径为14米、内外两层、厚度仅30厘米的全国最大转台。杨健说,如果转台太高,坐在前排的VIP观众就得仰视了。但难就难在30厘米,它的空间太小,还必须能够自转、公转,逆转、顺转。为了与之配套,制作组还特别从德国进口了噪音极低的特制马达。

  《电影之歌》让叶锦添过足了瘾。近600套服装,从黑白、银灰到色彩斑斓,使观众从黑白渐变彩色的变化中深切地感受时间与空间的转化。专门从美国进口绚纱的幕布,更是达到了相当于银幕效果的画面质感。剧中男主角影生一段回顾的精彩唱词,幻化成一句句苍劲有力的行书书法投射到巨大的白色绚纱幕布上,再如柳絮般片片散去,充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长达90分钟的多媒体助阵,让这部《电影之歌》成了名副其实的“多媒体剧”。

  由香港著名三维动画专家、国内一流的电影摄影师等,完全以电影拍摄建制组成的专业摄制队伍达100多人,在北影摄制大棚进行了为期60多天的拍摄最终使多媒体的制作部分美轮美奂。

  全剧中为特殊情节新拍摄的素材足够用来制作一部电影。其中为重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请出老京剧艺术家谭鑫培的第七代传人来重新演绎这部分剧情,再加以电脑制旧进行片子的时代还原;还有拍摄国际大片运用的后期制作手段,将许多实拍镜头如剧中演员逃难等场面与电影资料和时代纪录片结合,重新再现带有主要演员画面的当年战乱及沦陷的大场面。仅完成此项拍摄前后投入就高达120万元。

  电影和音乐剧的结合,音乐与舞美的巧妙穿插,造就了一个高科技和多媒体创造的缤纷绚丽舞台,一场全方位的视听盛筵。

  不过,本土音乐剧常见的“软肋”在《电影之歌》中依然存在。歌舞风格一味抒情,比较单调;在宣叙调上注重不够,有话剧加演唱的嫌疑;人物塑造比较单一,缺乏戏剧色彩;情节不够紧凑,也不曲折离奇,音乐剧之父韦伯所要求的音乐剧要素国人显然还未学到位。

  演员

  《电影之歌》一个巨大的噱头就是汇集了两岸三地的12位大明星鼎力相助。上海的演出阵容包括张信哲、苏有朋、张靓颖、陆毅等影视歌红人,可张信哲就在开场的时候唱了一段可以称之为流行音乐的京剧,苏有朋、张靓颖也就开场十几分钟唱了一段,陆毅更是只有几句台词,连唱都没轮上。要真是冲着他们去的,失望绝对是难以避免的。

  实际上,真正的主演是高虎和袁泉,而且两人的唱功和演出也着实可圈可点,无奈名气实在比宣传中突出的明星大腕差了一截,只好屈就隐身其后。制片人杨健对此的解释颇有几分无奈。

  “我表姐的儿子今年16岁,在成都带着同学一起去看我这个大伯捣鼓出来的音乐剧,看完之后,发短信告诉我说,我本来是抱着看明星的心态来的,但是看完之后惊讶了,我们这些整天沉迷在网络世界的孩子们,对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是如此陌生,我不仅懂得了什么叫做音乐剧,而且以后不会再盲目追星了,我再也不会买广场音乐会的票了。”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观剧心态——看明星。”

  大概是为了顺应这样的“民意”,杨健敏锐地把当时刚刚蹿红的超女张靓颖招至麾下。

  当时,杨健所在的嘉华丽音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在为张艺谋的新片《千里走单骑》策划首映式。出人意料的是,张艺谋告诉杨健,他晚上也在家看超女,而且发现张靓颖很不错。杨健看了两场比赛,发现真的和这个姑娘很对眼。女孩那种刚刚踏入娱乐圈,既有一丝慌乱,又充满憧憬的状态像极了《电影之歌》中的少年素君。

  杨健托到成都演出的张亚东带给张靓颖一个问题,“就问她最大的包袱是什么?”张靓颖好生好奇,杨健说,张靓颖最大的包袱就是超女,如果能够甩掉这样的包袱,就是蚕蛹化蝶之后的美丽。

  杨健的话打动了张靓颖,她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电影之歌》的剧组,尽管属于她的演出只有短短的20分钟。杨健对张靓颖的评价非常高。他说张靓颖第一次表演的时候,把他的肚皮都笑破了。“但张靓颖就是一个特别认真、特别努力的人。为了一个小动作,她也愿意下大功夫。看得出来,她不是过来玩票的,她非常认真地去做一个职业演员。”

  演员问题,一直是《电影之歌》的软肋。国外的音乐剧演出均为专业的音乐剧演员,而《电影之歌》的主演差不多都是影视演员,众多加盟的大腕更是影视歌多栖明星,如何拼凑出巡演的班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红星的档期。

  “很多人接到演出订单就很开心,我却直发愁演员问题。”杨健坦言,演员,是这台音乐剧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因素。其实,如何开拓国内的原创音乐剧市场,也是《电影之歌》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市场

  在国外音乐剧纷纷抢滩的上海,国产音乐剧的市场一直不甚乐观。与上海大剧院动辄就上演几十、上百场国外音乐剧的大气魄和大手笔相比,国产音乐剧在上海的演出大多只有走马观花的一两场。

  杨健一再强调上海的海派气质决定了观众的欣赏口味,那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在北京,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股支持、观看原创剧目的欣赏习惯。其实,杨健的话从另外一个层面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上海的观众见多识广,欣赏口味已经很“刁钻”了,一般的演出很难在这个码头上找到立锥之地。

  近年来推出的国产音乐剧,尽管在制作上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在专业运作上却远远还未达标。在一个早已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多元时代,再好的东西不吆喝都有可能乏人问津,更不要说本身就不诱人的东西了。

  《电影之歌》在上海的宣传营销就没有太多的特色。基本上就是新闻发布会加常规广告,这种常规操作让《电影之歌》的演出信息很快就湮没在上海的茫茫黑夜之中。当然,这和整个演出只有一场有很大的关系。

  杨健透露,《电影之歌》每场演出需要运输的道具就要花费四五十万,再加上150人台前幕后的吃喝拉撒和演员的酬劳(一场也就一两千元),一场演出的成本大致在100万左右。巨大的演出成本让演出承办方不得不选择能够容纳更多观众的演出场所,而不合适的演出场又很难赢得预期的口碑,由此更加剧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演出少,宣传更少;宣传减少,演出更加不济。

  毫无疑问,如果每到一地,能够增加演出场次,演出成本可以摊薄许多。但眼下,在《电影之歌》的巡演中,我们看到每地的演出场次一般都是1到2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电影之歌》的创作集中了太多人的第一次。大雪纷飞的北京城内,杨健用3个小时说服了叱咤流行乐坛20年的李宗盛,两个从未做过音乐剧的男人决定赌一把。

  加入到这场“赌博”的还有导演张婉婷和编剧罗启锐夫妇。在英国学习戏剧,却因在香港始终找不到舞台转而投身大银幕的张婉婷,终于在《电影之歌》中圆了自己的舞台剧之梦。

  看得出来,为了这珍贵的第一次,主创人员对每一个细节都相当重视,他们不希望这仅仅是一场华丽的应景之作,它更该成为一个值得感动与珍藏一生的美好回忆,尽管它并不完美。主办方试图将《电影之歌》打造成经典巨制的雄心壮志令人心生敬佩,但市场的残酷往往又让人有些唏嘘不已。《电影之歌》究竟能否成就光与影的传奇,还要留待时间加以印证。

  这部投资2000万的音乐剧,在北京的首轮演出只大致收回了成本的四到五成。主办方似乎并不担心,他们认为收回成本是迟早的事情。目前,《电影之歌》已经推出了原声大碟,按照国际惯例,演出DVD将在一年以后推出。

  演员和市场仍然在困扰着《电影之歌》的巡演之路。在上海演出效果颇好的国外音乐剧都是在前期宣传、推广上下了大功夫,即使港产的音乐剧《雪狼湖》光宣传就花掉了1500万。相比之下,整个投资才2000万的《电影之歌》想要打开市场,培育观众,要做的恐怕不只是借助若干明星来抬升市场价值。

  《电影之歌》在上海的表现至多只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上海这个码头,我来跑过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