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民乐音乐季:寂寞之后的掌声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0:09 南方都市报

  不少人都知道广州交响乐团有每年一次的音乐季,但知道民乐音乐季的人却不多。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2005~2006音乐季日前在星海音乐厅举行闭幕演出,这场名为《岭南变奏》的音乐会赢得不少掌声和好评。而早在先前在北京演出时,这场晚会就已博得刘德海等众多专家的大力赞赏。这是民乐团举行音乐季四年以来,获得掌声最多的一次,也是目前低迷的民乐乐坛不多的一抹亮色。

  《岭南变奏》轰动民乐坛

  《岭南变奏》是广东民族乐团一部全新的音乐会作品。总共十余首曲目都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叶小钢及其学生根据岭南音乐元素创作而成,“新的乐队形式,新的作品风格,新的舞台造型……这台音乐会可以说全部都是新的。”5月底,在北京的现代音乐节上,这台音乐会颇受好评,被誉为“今年音乐节上最好的民乐演出”,琵琶大师刘德海甚至呼吁“应该将这台音乐会送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这场音乐会的‘创新’是立足在岭南音乐的传统基础上的,作曲家运用的素材全部来自于传统的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客家音乐,传统的岭南音乐是这台音乐会的基础。”音乐会的音乐总监及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刘顺告诉记者。

  陈佐辉认为《岭南变奏》的成功在于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对比起只演奏“博物馆音乐”的乐团或者完全抛弃传统的“女子十二乐坊”,陈佐辉和他的乐团走的是折中的第三条路。《岭南变奏》是印证这条路子可行性的第一步。

  国内最早的民乐音乐季

  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的音乐季开始于2002年,在国内是首创。“音乐季的做法是从西方传来的,搞音乐季是乐团职业化的一个手段。”陈佐辉说,“当初开始做音乐季,目的就是通过剧团定时、定点有计划的演出,让观众有固定的途径不断了解乐团,培养一批观众。”

  陈佐辉是民乐出身,也在交响乐团呆过,2001年担任民族乐团团长。“我觉得走音乐季这条职业化道路,对乐团一定有帮助。”然而,前两年的音乐季乐团都是亏本的,直到第三年才实现收支平衡。对陈佐辉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吸引观众。“既然走职业化道路,那就一定要坚持卖票不送票,买票来听的观众才是真正的观众。”

  第四个音乐季开始略有盈余。在整个2005~2006年的音乐季,民乐团在星海音乐厅的演出共有8场,其中在交响乐厅的演出,上座都超过1000人,新春音乐会上座人数超过1200,平均上座率超过80%。“我们现在培养起一批固定的观众虽然只有三四百人,但演出的上座率基本能够保证。同时,音乐季也让乐手们得到锻炼,我们已经积累下500多首乐曲,比起一开始演出找不到曲目的状况是大不相同了。”

  陈佐辉说,“我们搞音乐季,不期望能赚钱,关键是锻炼乐队、培养观众。这两方面做起来,民乐团的品牌就能树起来,这才是乐团宝贵的无形资产。交响乐之所以成气候,因为它是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操作,现在我们也把民族管弦乐推上这条职业化道路。”

  演出场次仅有广交1/4

  尽管民乐音乐季逐步上了轨道,但陈佐辉依然无法回避民乐惨淡的现状。广东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在全国民乐团里称得上数一数二,但与交响乐相比依然相形见绌。同是音乐季,每年广州交响乐团在星海音乐厅的演出超过三十场,几乎是民乐的四倍。广交音乐季的知名度、影响力远在民乐音乐季之上。广交演出的正常票价是60元至120元,与民乐平均90元至100元的票价相差不大,但广交不时邀请国际知名的音乐家前来献演,票价就很高,比如上月小提琴天后穆特的演出就有1280元的天价贵宾票,这在民乐音乐季是不可能出现的。

  在陈佐辉看来,目前民族乐团与交响乐团的水平差距已经很小了:“从一开始我就认为民乐要找差距。刚开始民乐团确实从曲目、乐手水平等总体实力来说都落后于人,但这四年我们一直在寂寞中努力,各方面的能力也逐渐上来,可以说和交响乐相比并不逊色。《岭南变奏》就是体现。我要求我的乐手们首先要有自信。以我的能力,目前还不能使民乐‘富’起来,但至少能让它‘贵’起来,改变人们心目中民乐低俗、不登大雅之堂的观念。”

  陈佐辉认为,现在对民乐来说最大问题还是观众的观念。他通过一场《岭南变奏》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但对观众的影响却未即刻体现出来。由于是临时决定上演,“岭南变奏”的上座率甚至低于民乐团平时的上座情况,只有800多人。“一般观众心目中还是认为民乐低俗、交响乐高雅,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像《拉特斯基进行曲》,它的旋律和《步步高》其实很像,但是大家就是觉得西洋的音乐高雅,事实上很多交响乐作品在西方也是很世俗化、生活化的东西。只要我们不断有好作品出来,相信观众总有一天会被我们感动的。”本报记者黄长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