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07:59 扬子晚报

  白发苍苍的84岁的老奶奶、抚摸着300多岁“高龄”的古董名琴,开心地感叹:“摸到这把琴,我可有得活了”,旁边年过六旬的乐团团长和夫人蹲在地上搀着老奶奶,这个场面温馨动人又意味深长。

  家住秦淮区的张鑫老奶奶已经84岁了,她做了30多年的中学数学老师;20年前退休后她开始把《扬子晚报》当成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喜欢看书看报、写
毛笔字、听听音乐。上周本报送读者“《奇美世界名琴仲夏夜》奇美管弦乐团大陆巡演音乐会”的门票,张奶奶不顾天气的闷热早早就来到现场排队,因票数有限未能得到,但老人家特意赶到编辑部告诉记者她非常想亲眼看一下、亲手抚一下名琴。为了满足老人这个心愿,本报文化部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帮助老人实现这个愿望!

  记者多次通过承办单位北京泛亚意美文化公司总经理王晓南与奇美管线乐团方面沟通协商,昨天下午,本报记者一行又驱车到长乐路老奶奶家里把她接到文化艺术中心,奇美管弦乐团团长卓侃男、著名指挥家吕景民以及全团70多名演奏人员陪张奶奶观赏了最名贵的一把小提琴和大提琴。在舞台上,当老人手指碰触到琴弦发出悦耳的音符时,张奶奶笑了,“这声音真美!”

  “我和老伴都爱看扬子晚报”

  虽然身体和精神状况都相当不错,但在车上与记者聊天时张奶奶总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很多事情记不清了,但是说起《扬子晚报》她却记得非常清楚,“我老伴喜欢看扬子,从扬子第一天在街上卖他就开始看,每年都订。10年前他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我每年还要订扬子,因为老伴生前就爱看扬子,我也坚持不改”。问到对扬子情有独钟的理由,老人不加思索:“虽然扬子办了20年,但我感觉我已经看了一辈子的扬子晚报啊,不管国外还是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我都是从扬子上看的,你们的报纸已经成了我每天生活的一大寄托。”

  “我第一次来到音乐厅”

  因为价值不菲,此次演出主办方规定很严格:门票一律不外售、琴由专人保护看管、外人不能接触。不过本报转述的老奶奶对小提琴的渴望感动了卓团长,他告诉记者“我们邀请老奶奶来看琴。”离开家时,张奶奶随身带上了纸笔,她告诉记者:“现场是什么样子,我想记下来”。路上,张奶奶还饶有兴致地跟记者聊天:“你看那边的楼有多少层?1、2、3……10,大概有20多层,这几年南京变化大,前几年可没有这么多的高楼”、“你帮我看看,那个牌子上写的是什么小姐选美”……不过说到演出老人有点遗憾,“我喜欢看你们的文化报道,可是还没看过演出,一辈子没去过音乐厅,所以这次特别想来看看”,到了文化艺术中心门前,老奶奶不禁感慨,“终于进一次音乐厅看看了。前几年,我从外面看这里可没这么漂亮!”

  “嗯,我会活到200岁的”

  在排练现场,卓团长向70多名团员介绍:“这位南京的张奶奶84岁了,大热天特意赶过来看我们的小提琴,我们用掌声感谢她好不好?”正在排练的演奏家们都站起来集体鼓掌,很多人拿出相机提出跟老奶奶合影,而卓团长的夫人和王晓南总经理也始终陪在张奶奶左右。最名贵的一把小提琴拿到老奶奶面前,她抚着琴,“多少年?有200多年历史了吧?”卓团长蹲在地上扶着张奶奶的手介绍:“这个琴有300多年历史了……”“我还想看看那个大提琴行吗?”“当然行,这把大提琴100多岁了……”“摸到这把琴,我可有得活了!”“是啊,您能活到200岁呢。”“嗯,我会活到200岁的”。最后张奶奶向大家告别:“孩子们,继续排练吧!”而整个乐团则用美妙的音乐欢送着本报这位特殊的老读者离开。本报记者鞠健夫张艳实习生张秋实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张奶奶愿望终于实现。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本报派车接送张奶奶。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本报记者介绍音乐厅建筑。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老团长蹲着介绍名琴

  

84岁老奶奶抚摸17世纪名琴

  张奶奶喜看名贵大提琴。本版摄影吴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