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熙涵)在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西方文学文化批评思潮研究”特色学科与上海书店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空间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英文系的沈双教授在比较了纽约、北京、上海等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的变化后指出,目前“有关上海的种种描述都过于温馨”,这一解读,引得许多中青年学者和研究者的共鸣。
“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一首广告歌,因为很好地表达了上海,使力波啤酒绝处逢生。沈双认为,对一个城市重要的不是进行客观的描述,而是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探索个人在城市中的意义。纽约的日常生活是极端个人性的,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张力。这种感觉是不安定的、不安全的,这种感觉恰恰能够促使我们去寻找内心的东西,去深刻地感受“城市的缝隙”。沈双认为,这种张力在北京、上海的空间里面也有,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表达,这使得有关上海的种种描述都过于温馨。她希望看到有关上海城市发展和城市空间变化的各种独特心理体验的描述。
包亚明研究员还认为,都市文化研究者既是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个人,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的阅读者,这两种不同的身份会造成很多困惑: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城市生活?
在自我诘问的同时,参与外滩规划的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王伟强教授指出,都市文化的研究,应该走出小圈子,相信它一定会对从事设计、规划的专业人士产生有益的启发和影响。因此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有着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