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一蚊鸡和黄脚鸡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0:30 南方都市报

  粤讲粤俗

  □何颖珊

  有次在办公室说起“捉黄脚鸡”,居然没有一个同事懂怎样用国语翻译其中意思,更不用说有人知道这只黄脚鸡的来历。“捉黄脚鸡”在香港八卦杂志上“出镜率”非常高,
平时看了也是连猜带想约莫知道其含义,如果一定要说出什么意思,只能敷衍“唔慌系好嘢”(肯定不是好东西)。

  同事湛湛很好学,一回家就起底,将黄脚鸡的底细在博客大公开,为我们扫了次盲。

  广东人喜欢吃鸡,无鸡不欢。广东有大量农民养鸡,而且专养鸡乸(可以生鸡蛋),价钱也卖得不错。鸡公在拜神的时候少不了它,所以在大量养鸡乸的同时也会养少量鸡公。当要万里挑一捉鸡公来拜神的时候,就需要一点技巧了:农民会先将谷撒在门外,群鸡就会“鸡咁脚”来吃谷,当鸡乸放开食量的时候,正是鸡公放开色心之时。他们懒得吃谷,一扑就扑上鸡乸背上交配……这就是捉鸡公的最好时机,农民即刻“捉鸡脚”。因鸡公的双脚是深黄色的,所以,“捉黄脚鸡”就隐喻:趁色鬼起色心没有防范的时候,把他们捉住。接近普通话的“捉奸在床”。

  知道这个来由,就顺道知道“鸡咁脚”表示急急忙忙,“盲中中”左摇右摆的样子;“鸡脚”就代表把柄。

  “一蚊鸡”的来历同样颇为曲折。以前去塘西召妓,要先写一张“花纸”,阿姑接到花纸,便应召出局。妓女每次局票收一元,而省港人士向来称妓女为鸡,既然一元召得一鸡,后来就索性称一元做一蚊鸡。

  鸡在广州话里除了很不幸地用来借代妓女外,还有数不清的含义大量地出现在方言里,这一点是任何动物都不能媲美的。如:偷懒的叫偷鸡;烧剩一截的香叫香鸡;吹哨子叫吹鸡;连八字胡都要叫二撇鸡、对视眼叫斗鸡眼。小学生也不放过,叫小学鸡,不知道为什么不叫小学鸭,小学鹅——这个是我妈妈经常问的问题。用静鸡鸡形容静悄悄、神不知鬼不觉,这个比较搞笑。专门做介绍人、好管闲事的叫鸡仔媒人……总之说到带鸡的广州话,就真是“鸡啄唔断”(啰啰嗦嗦说个不停)。

  小时候,听到骂人泼辣叫做“鋹鸡”(鋹同残音),这个词现在听起来都有点古汉语的味道了,但当时很流行呢。“鋹鸡”虽然多用于粗鲁、泼辣的女性身上,但来源却是和皇帝有关:后汉有个叫刘鋹的皇帝嗜爱斗鸡,还荒唐地将鸡封为侯爵。这些封了侯的鸡出巡时都由鸡农捧住,好不威风。路人要纷纷回避,并且大声道:“鋹鸡来了!”提醒大家快点走,不要阻挡皇帝爱鸡出巡被定罪。后来,“鋹鸡”就被形容为霸道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