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川大教授方北辰:像诸葛亮一样读书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7月30日06:1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如果诸葛亮不是用这样一种方法来涉猎群书,而像其他人一样死抠书本,最多就是一个平庸的官僚。”昨日上午,在文翁路成都图书馆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北辰以“趣谈诸葛亮其人及其读书方法”为题,从诸葛亮读书的方法入手,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吸引了众多听众。听完讲座,人们还不满足,又纷纷向方教授提出了关于读书的问题:
为什么总觉得读古书枯燥?又要为高考读书,又要为自己读书,怎么办……

  天气太热?用听讲座来解暑

  昨日上午9时,距离讲座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记者赶到成都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时,发现就已经有数名读者早早地赶到了,一位李大爷说,前天就在报上看到了此次“当代青年必读书”活动要开讲座的消息,虽然自己已经60多岁了,但读书“不光是青年人的事情,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所以一大早就赶来了,希望能从方教授的讲座中获得一些读书的诀窍。

  随着讲座时间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听众走进了报告厅内。其中既有单独前来的小学生,也有三三两两相约而来的中学生,还有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来听的三口之家,也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前来的祖孙俩。“我们是在工厂上班的,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这样的讲座,孩子正好小学毕业,读书上正需要引导,就一起来了。”陈先生说,从报上看到消息后,就和妻子带着女儿来了。而带着外孙来的刘树成大爷说,外孙一直喜欢国学,带来正是想让他得到高层次的指导。

  足智多谋?诸葛亮读书有诀窍

  诸葛亮是怎么读书的?他是怎么成为后来文韬武略俱全的风云人物的?昨日上午10时,方北辰教授一开讲,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

  “关键是他读书的方法跟其他人不一样。”方教授说,当时流行的是“射策”的应试制度,要求考生必须熟读经典,这种要求的应对方法就是死抠。而诸葛亮却不同,他认为当时时局动荡,不但君要选择臣,臣也要选择君,也就是“双向选择”,他决定不走以前读书老路,而是胸怀雄才大略,选择了“观其大略、取其精华”的读书方法,他不死抠字眼,而是选择重大的要点,吸收了,培养自己分析全局、治理国家的能力……为什么“隆中对”他对时局分析得那么准确?可能跟他读书的方法分不开。

  经典太难?是老师害了你们

  1个半小时的讲座不觉过去,讲座结束时读者们仍感意犹未尽,于是纷纷就自己关心的读书问题向方教授提起问来。而方教授也一一予以巧妙点拨。

  “请问方教授:为什么读书要读经典原本?”王女士第一个提问。“看经典原本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知道经典究竟是什么样的。”方北辰说,一个大三的文科生曾经说讨厌看《论语》是因为孔子主张“三从四德”,但《论语》里孔子从来没有提倡“三从四德”,实际上后来儒家提倡的“三从四德”是后来的注释者夹进去的“私货”。“为什么容易感觉读古书枯燥?”与同学相约而来的李同学问了一个自己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读古书首先别被吓着了,其实大部分古书不难。”方教授说,造成这种现象,与很多老师在讲解古书时没有合适的方法有关,“你们的老师害了你们!”

  一直到中午12时,由于时间安排不得不结束交流时,仍有不少听众一边跟随方教授出场,一边抓紧机会向他请教关于读书的问题。现场不少读者都表示:“如果能有更多这样深入浅出的讲座就好了。”当他们听说今天冯学成老师还将举办讲座时,纷纷表示:机会难得,说什么都要来。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宋晓松 彭骥采写

  当代青年必读书·争论

  我们到底该读什么?

  对于当代青年必读书这个话题,每天都有很多朋友有话要说,本报热线86613333-1将一如既往地倾听您的意见,同时您对目前正在举办的必读书的讲座有什么意见、希望听到什么都可一并告知,如果你自己也有书目要开,也可以直接发邮件至6yue6ri@sina.com,欢迎加入交流!

  王先生(136××××3173) 书籍必读书的含义何在?为什么要必读?你们应该好好报道一下,应该重点去报道必读的重要性。不应该满足过去的历史,我们现在最需要什么,这个应该好好考虑。

  邹萌(135××××5258) 这些书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西方文化已经不能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中国文化五千年的沉淀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王先生 这些必读书读了之后不能当饭吃,挣不到钱,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唐小姐(87××××85) 专家推荐的书都是2001年以前的,平常要找到这类书,并不容易,希望能推荐一些可以购买的地方。

  周先生(87××××96) 我是学历史的,我觉得应该读《资治通鉴》。

  当代青年必读书·推荐者说

  心存敬畏读经典

  昨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陈子善专门为本报读者提供了他推荐的“当代青年必读书目”书目。首先,他特意对自己提供的“必读书”书目加以说明,称只是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进行的:“我是从事文学研究的,俗称‘吃文学饭’,所以只能从我的专业出发,向青年朋友推荐我认为必读的六种书,未必合适,仅供参考。”至于每本书的版本,他强调所推荐的书极易找到:“上述六种书版本众多,大小书店不难找到,就不一一开列出版社了。”

  对于“当代青年必读书”书目,陈子善称对当下社会极有意义,尤其是青年朋友应该重视,关键在于对前人要“心存敬畏”:“青年朋友应该对书有感觉,对前人呕心沥血又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有敬畏之心,这样才能真正从书中汲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更好地充实自己。”

  陈子善:我推荐的6本书

  1.《论语》

  这部记载孔子言行的典籍,数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儒家经典中的经典,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大得很,不管青年朋友用得着用不着,身为中国人不可不读此书。

  2.《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传统源远流长。此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最推崇的唐诗的上佳选本,流传颇广,虽非首首珠玑,但所选确有不少千古绝唱,值得反复诵读。

  3.《红楼梦》(曹雪芹)

  曹雪芹这部未竟之作,是中国古典小说乃至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当年毛泽东告诫“《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不是没有道理的。作为普通读者,以平常心来读《红楼梦》,应该会有所得,至少,此书的语言也是能净化心灵的。

  4.《呐喊》《彷徨》(鲁迅)

  这两部小说集的作者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也是社会的良知。青年朋友早已为考试、升学而读过一些鲁迅,而今是以自由放松的心态来读,一定会不一样。

  5.《传奇》(张爱玲)

  如果要我举出二十世纪两位最杰出的中国文学家,一位自然是鲁迅,另一位就是张爱玲了。她的这部小说集绝对有严肃的思考,如果理解成只是在写两性纠葛,实在是误读了张爱玲。

  6.《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西洋文学佳作纷陈,举不胜举,我只列了这部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刻画人性之复杂深刻,古今中外罕有相匹者。“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这句名言也值得我们思考。

  陈子善简介

  男,1948年生,上海市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现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遗落的明珠》、《中国现代文学侧影》、《文人事》、《捞针集》、《生命的记忆》等。

  昨日精彩语录

  诸葛亮读书的方法是“观其大略、取其精华”,他瞄准的是精义深旨,吸取最紧要的知识精华,针对东汉以来烦琐的“填鸭”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突破。

  诸葛亮是当时清醒认识到人才“双向选择”的一批人,同鲁肃的看法“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不谋而合,所以他读书的范围也就不限于儒家,而是兼取诸家之精华。

  读书就要读原本,弄清楚原本最重要:很多人以为孔子讲“三从四德”,就讨厌他不去看《论语》,《论语》里哪有“三从四德”?那是后人注释的时候在里面夹了“私货”!

  高考估计在我有生之年不会取消,年轻人怎么办?一边应试教育的东西你还不得不掌握,不然你考不上大学;另一边,你还得学会为长远发展读书,要真正成材。

  时尚、新潮的书就像大热天吃

冰淇淋,让你当时爽一下,但马上就过去了;而经过千百年锤炼留下来的经典,就像长效维生素,不会让你马上就爽,却可以长期提高你的免疫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