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一出戏救活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3:24 都市快报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这是浙江戏曲史的奇迹。如果一出戏能救活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更是一个奇迹。而如今,在杭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姝苹心中,她希望这样的奇迹能再出现一次。只是这次,她希望奇迹能发生在睦剧身上。为此,她以一种超越杭州炎夏的热情,投入到即将诞生的睦剧大戏《雪兰花》上。8月5日,在湖墅南路上的浙江儿童艺术剧院,睦剧《雪兰花》将以盛大的阵容进行公演。

  睦剧《雪兰花》背负的使命

  与

越剧的耳熟能详比,睦剧对杭州人来说,可说耳生得很,不过说起来,睦剧和杭州人,可是能够攀上亲戚的,它曾经主要流行于淳安一带,是浙江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剧种。

  只是一个剧种,如果没有作品,没有观众,从不演出,那就只能成为死的遗产。只有将它在舞台上呈现出来,让杭州人亲眼见识一下这个老剧种的魅力,让睦剧和越剧一样拥有自己的粉丝,那么这个剧种才会真正发挥出自己独有的魅力。

  把睦剧复活,不仅是王姝苹的心愿,也是浙江戏曲界共同的心愿。说起来,让人不敢相信,这部戏简直把浙江戏曲界的精英们全部集中起来。王姝苹亲自担任女主角,越剧《流花溪》作者包朝赞亲自操刀编剧,刚刚导完新京剧《红拂》的翁国生执导,一级服装、化妆设计师蓝玲担任服装、化妆设计。

  复活之作,必须惊世骇俗地漂亮,能够让挑剔的现代观众眼前一亮,适应时代的形势,才能够像当年《十五贯》一样,救活一个剧种。那么睦剧《雪兰花》靠什么一鸣惊人呢?

  首先是“大”,一出手就气势不凡,是解放后首次全方位、大制作的原创新剧。在剧种特色保持上,此剧保持了睦歌活泼灵活、自由的音乐特点,着力强调了强烈的江南山乡特色,整理了大量睦剧原生态元素。其次,抓住了一个通俗又动人的爱情故事,首先做到可看性。再次,运用舞台衔接、对应和音乐、画面叠加的手法,而且将淳安的另外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淳安的竹马和麻绣也应用到剧情和服装中去了。

  如果说,建国初期的1954年,省文化厅派人到淳安指导抢救睦剧,是睦剧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那么,《雪兰花》倘若能成功演出,也许就是第二座里程碑的诞生。

  这也是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广新局、杭州市文联举办的“西湖之春”艺术节延伸的一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型戏剧节目。

  淳安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睦剧:又称“三脚戏”,因淳安旧属睦州,故名。睦剧起源于清朝中后期,是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一个剧团代表一个剧种的中国少数剧种。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跳竹马:是睦剧的雏形和滥觞。清康熙年间,淳安城乡普遍流行跳竹马,通常由红、绿、黄、白、黑五马组成,以黑马为中心。每当跳完后,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由演员自编自演小戏。开始由生、旦表演,叫“三脚戏竹马班”。后来,为使表演更受欢迎,增加了丑角,遂称“三脚戏”。

  麻绣:淳安王阜、严家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山越先民留存的古老民间刺绣艺术。山越麻绣以该地区木织机织成的麻布为底料,在白色或青色的布上,用麻线或棉线挑刺出鲜明美丽的图案。它既是日用品,又是供人观赏的工艺品。

  (记者张盛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