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双七夕年”七夕冷热人注目 复兴传统如何冲出“洋”樊篱牛郎织女,该踏哪条路归来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媒体造势:弓拉得太满了

  7月31日,中国的农历七夕。

  当天,济南市的赵琳女士和男友领取了结婚证。为了赶上登记的“早班车”,赵琳的准公婆早上7点多就去排队。9点多,赵琳和男友从单位赶到登记处,替换下父母,继续排
队。之前,已有三四十对新人在等待了。选择农历七夕这天登记,为的是留一个美好纪念。

  这天一早,济南市中区婚姻登记处孙爱军主任到达单位上班时,门外也已站了8对等待登记的新人。

  据统计,济南当天约有250对新人登记。虽然这是7月份以来第一个登记高峰日,但和2月14日情人节近600对的登记记录相比,七夕仍逊色不少,虽然7、8月份一向是婚姻登记的淡季。

  今年农历闰七月,38年一遇的农历“双七夕”分别出现在7月31日、8月30日。

  7月26日,一篇《双七夕:制造“中国式的浪漫”将赛过2.14》的报道,通过许多媒体广为传播。一时间,“七夕”、“中国式浪漫”等令人振奋的字眼,让人浮想联翩,以为中国的七夕赛过西方情人节,可以稳操胜券了。

  可是,不仅七夕当天登记结婚的数量无法和2月14日相提并论,“中国式的浪漫”,也是造势有余,事实不足。

  正在横店拍戏的演员胡可对记者说:“今天(7月31日)在拍戏时,同组的一个小姑娘突然问我打算怎么过情人节,我还纳闷不是已经过了吗。再仔细想想,原来是七夕。”

  “压根就没想起来,直到今天(8月1日)才晓得昨天是七夕。”谈及今年的第一个七夕,湖北十堰市的肖昙女士的“遗忘”,颇有代表性。

  忘记了、不清楚、不感兴趣、和平常没有两样、在家呆着……这些大同小异的答案,是笔者采访的结果。

  个人不感兴趣者居多,那么,摩拳擦掌、备战七夕大促销的商家,收益又如何?

  比起二月份的“情人节”,“七夕节”明显冷清不少,鲜花、巧克力、礼品销售清淡,餐饮业也远没有“情人节”时的红火。多数商家认为,“七夕”这个商业概念还没有炒作起来,难以形成整体氛围,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影响力远远不够。

  这次,七夕与西方情人节的“打擂”,在我们本土,从整体上没能赛过人家。第一个七夕尚且后劲不足,第二个“闰七夕”,更值得怀疑。看来,媒体预言之“弓”,拉得太满了。

  新一代:美丽七夕魅力难再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谓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即使在西风时尚盛行的今天,书架上仍有不少关于牛郎织女的图文并茂的神话故事书。

  ……牛郎担着一双儿女,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上了,岂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银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两岸,只能相望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终于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于鹊桥相会。这时,人们在葡萄架下还能听到他俩说话的声音。后来,每到农历的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仰望夜空中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祈求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有一份完美的爱情,七夕节于是也叫乞巧节。

  如今,七夕的传说依然很美,但魅力难再吸引年轻人。人们纳闷,牛郎织女的传说,为什么在如今年轻人心中没有想像得那般美丽?

  其实,神话也好,传说也罢,都是“话说体”的文学形式。笔者记得小时候,牛郎织女的传说,是祖母夏天夜晚在外纳凉时,一遍又一遍讲给我们听的。祖母边讲,边教我们辨认天上的银河和牛郎织女二星,神话传说通过老一辈添枝加叶的口语传播,铭记在下一代的心中。如今,牛郎织女变成了书面固定的解释,大同小异。缺乏激情,没有色彩,更无神话传说的二次创造,再美丽的故事,其内涵也会僵死。七夕传说,也不例外。

  农村、城市:谁在演绎新七夕?

  应接不暇的单身派对、相亲活动,成了城市单身男女度七夕的独特方式。山城重庆较为突出,众多时尚会所,趁热推出“缘分从8分钟开始”、“缘聚仲夏圆梦今夜”等大型单身男女联谊活动。浪漫的口号、梦幻的场景布置、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单身族踊跃报名。

  7月31日,首届河北省七夕情侣节“银河之恋”集体婚礼在石家庄举行。婚礼上,30对身着汉朝服饰的新人,按照传统礼仪,在鼓乐和花轿队伍引导下走过“鹊桥”。

  从向往七夕到喜结连理,镜头中的角色均采自城市。农村人的七夕观念,比城市更淡薄。由此,“白领”阶层比之“蓝领”阶层,缘何更看重“七夕”的疑问,呼之欲出。

  曾几何时,传统文化气息一直是农村浓于城市。在注重传统文化方面,乡下比城里有着更好的格局,因此,传统文化节日,农村比城市更“正宗”。现在,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倒金字塔”现象,说明了什么?

  “白领”(此处指城里人)作为物质消费的主力军,成为商家首选的“轰炸对象”,加上他们相对富裕,以及对时髦风俗的追赶习惯,使得(准)白领阶层成为七夕复兴的先锋。相比之下,如今的“蓝领”(此处指乡下人),文化断代现象严重,年轻的女孩不会过传统的七夕,乞巧成了落伍的代名词,加之她们的生存压力较之农耕时代大了许多,冷落七夕,客观的原因太多。城市有传媒的哺育,文化的倡导最先被响应、实践,也就有了某种必然性。演绎新的七夕,自然非“白领”莫属了。尽管有不同于其他节日的浪漫情调,都市年轻人演绎的新七夕,未免难以脱俗,从形式到内容,都沾染了商业色彩。

  复兴中式传统,实施“城市包围农村”的战略,应该比较适合当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国情。君不见,如今的许多新风俗,不都是从城市向乡下辐射的吗?

  有些地方:趁节“打架”闹七夕

  复兴七夕,民间是雷声大雨点小。与民间对七夕的“冷”相对,一些地方的行政长官,倒是对“争”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发源地更感兴趣。

  7月31日,有一篇《河南南阳、陕西西安争七夕故里》的报道: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的发源地在河南还是陕西?这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不休的话题。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自我们西安,已有两千余年的牛郎织女像就位于长安区斗门街道办事处辖区。”西安市政协委员俞向前说。

  民俗学专家陈江风教授对七夕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传说中的牛家庄,在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的牛郎庄。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结合资料分析,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因汉朝的兴起,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广泛深入地流传。

  南阳有着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牛郎织女传说的根源,这正是南阳走出盆地,弘扬南阳历史文化的又一契机,我们不可以忽视它、冷落它。

  在此之前,新华社一则电文称,位于邢台东部的天河山孕育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爱情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天河山很有可能是牛郎织女故事原生地。

  和传说发源地“套近乎”的风气如今很普遍,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之争,不过是一个缩影罢了。那么为何要争?其中的奥妙何在?

  传统文化是形而上的东西,是精神层面的。换言之,它是超凡脱俗的。从古至今,但凡真正流传下来的传统,从来都是发自民间,由人民大众创造,继而自发形成的。不知从何时起,“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变成了一个经典的中国特色,地方政府之所以借助文化,无非是将她定位于“戏子”角色,驱使她唱戏,为的是从中谋取利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背后,地方政府的醉翁之意在于推动经济发展。争夺牛郎织女传说的发源地,不论是西安还是南阳,还有邢台,看中的更是其中的巨大商机。这种争夺战,屡有发生。纵使那些文化原产地的“胜者”们,可以打赢争夺战,却鲜能成为传统文化的最佳继承者,更不要说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了。

  七夕之痒:复兴倒要借“外”力?

  七夕将至,对比昔日的“情人节”,此时的郑州显得异常冷清,即使在郑州市二七广场等比较繁华的商业地段也很难看到有关七夕的促销活动。一家媒体如是报道。

  中原文化腹地的郑州,冷落七夕恐怕不是偶然,更不是惟一的城市。其它城市七夕的“热闹”,与其说是社会的反映,不如说是媒体造势,放大了局部后呈现出来的景象。

  7月30日下午,在浙江余姚“天下玉苑”景区,20位读者和宁波的汉服爱好者在“月老阁”聚集,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七夕仪式。“一苇渡江”、“穿针引线”等仪式,再现了古时汉族少女的闺阁生活。

  穿汉服过七夕,确实吸引眼球。然而,传统的七夕,活动时间在夜晚,下午举行七夕仪式,不能不给人怪诞的感觉。再者说,过七夕要不要穿汉服?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时人们不穿汉服,七夕传统照样延续得不错;如今,穿着汉服复兴七夕,七夕真能归来兮?

  原来,这是宁波某报专门策划的一个活动。事实上,但凡七夕活动有声有色的地方,不是商家的促销,便是有关单位的“策划”。

  七夕该不该有牵头单位或行业,该怎样庆祝,以及七夕到底是个什么节?诸如此类的问题,竟然难倒了我们这些当代人。不知道怎么过七夕,通过民俗专家的介绍,可以恢复;弄不明白七夕的本质,则是七夕最大的“痒”处。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将七夕和西方情人节相提并论。文人的鼓噪加上心思活络的商人炒作,使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说法似乎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8月1日,学者赵学勤在媒体上撰文指出,无论把“七夕节”改名叫“中国情人节”、“中国爱情节”还是“中国情侣节”,流露出的都是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自信的丧失。生硬地把“七夕节”进行包装改造,甚至以此进行商业化的拉郎配,是对传统文化的庸俗化。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宗迪认为,把七夕当情人节来过,没有人会愚蠢地表示反对,商家更是用心良苦。但就此认定七夕就是中国情人节,可谓数典忘祖。本土意识的“七夕节”为了回应外来冲击而复兴传统,却又不得不参照外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对传统进行重新阐释,结果反倒使传统成了外来文化的拙劣模仿。

  七夕归来:“搭台唱戏”可休矣

  有媒体介绍说,七夕集中了北方的节庆礼仪,南方的描绘歌舞,东部的穿针乞巧,西部的梨园集会,可谓是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间经济及游艺资源于一炉,雨露甘霖似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谜一般地吸引着国内外的人士。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王楚光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由于七夕文化具有丰富而厚重的内容,复兴七夕文化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陶冶全民族的精神情操。

  今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憾的是,牛郎织女传说,此次未能入围。尽管如此,借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在“双七夕”之年,复兴传统,呼唤七夕归来兮,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在世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社会更为注重软实力的竞争。打造独属于中国的传统七夕文化,可以为中华民族创造另一个文化品牌。然而,文化传统的复兴,忌讳急功近利。指望七夕一天复兴,甚至达到鼎盛,不大现实。七夕被冷落是个过程,同样,七夕的归来,何尝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干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干。复兴包括七夕在内的传统文化节日,也不例外。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的文化之路。美国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历史的使命要求经济强大的美国民众,必须创造与其国力相适应的文化。于是,好莱坞电影、电视文化、消费文化,逐渐成为美国的一个个文化符号。尤其是消费文化,以新兴节日的形式,不断进行文化殖民,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文化包装,经济内核,是典型的美国文化。

  复兴中国文化,是模仿美国模式还是创新中式传统,是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中国的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怎奈学界的呐喊显得苍白无力。毕竟,商家在复兴传统文化问题上,依然是消费至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七夕越来越像西方的情人节,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传统习俗,让位给经济消费。中国

传统节日复兴,向西方节日“靠拢”,不但长不大,注定只能给西方节日跑龙套、当陪衬,这正是中国传统节日萎靡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和经济到底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文化奠基、经济立国,还是经济奠基、文化点缀,似乎没人去细究这个问题。就现在的情况看,文化被用作点缀,当作一种商业促销手段,导致了传统文化继承上的不伦不类,使得传统节日复兴陷入了歧途。

  七夕归来兮,勿模仿西方。少唱经济戏兮,方大有希望!

  (图片/白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