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百家讲坛》这样起死回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4:20 舜网-济南日报

  易中天肯定没想到,他的《品三国》书稿能拍出500万元的天价;刘心武也不敢想象,自己在写出《班主任》20年后的今天,能借着在电视里解读《红楼梦》“咸鱼翻身”再红一把;潜心书斋做学问的阎崇年自己也承认,从没想到《正说清朝十二帝》一年之内居然可以再版15次……

  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最近两年频频发生在上过央视《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身上
,他们一不小心,就从“布衣学者”变成了日进斗金的“名家”加“明星”……

  “百家”讲坛

  节目创立便遭当头一棒

  2001年7月9日开播的《百家讲坛》,创建时的目标十分宏大:为大众普及知识。当时还有一句宣传口号:“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此,栏目组大到天体物理,小到衣食住行;雅到美学,俗到研究不孕症,无不涉猎。而主讲人也个个来头不小:杨振宁、周汝昌、叶嘉莹……都是声名不凡的大家。然而,节目组费尽心思,收视率却异常惨淡。《百家讲坛》策划人解如光现在仍记得当年节目收视率最低时只有0.02%。解如光笑着回忆:“当初央视索福瑞公司做了个调查,大家傻眼了。因为结果显示,节目开办两年多了,居然很多观众还不知道有这档节目,看过的观众也普遍反映不知道我们节目到底要讲什么!”数据摆在面前,一群媒体人尴尬了,“当时还有人感叹‘为什么阳春白雪的东西总是曲高和寡’,但大家终于意识到,‘观众不变,那只能我们变。’”

  偏重史学迎来转折

  2004年前后,节目制作和策划人达成共识:主讲人文科学,并偏重史学。解如光解释:“中国前两年偏重经济发展,经济的发达导致文化某种程度的迷失。在国家实力强大后,国人的心理肯定有对文化的需求。尤其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将会越来越感兴趣。这个时候讲史,正是投其所好。”

  论证没有问题,关键要实践效果。很快,机会来了!两年前正是清宫戏最走红的时候,《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几乎每一部都掀起收视高潮。不过,这些电视剧戏说成分重,看多了虚假的戏说,观众开始渴望了解真实的历史。于是,《百家讲坛》借势策划了“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并请出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百家讲坛》收视率迅速攀升至央视10套的冠军宝座。

  “百家”讲师

  寻找“名嘴”有讲究

  为了找到合适的主讲人,编导们没少费功夫,“我们有一个大前提,专家首先要有真功夫,在他的行业里有研究成果,所以圈里有名的大学教授、研究员,都是我们的搜寻目标。此外,还要求主讲人有风度和口才,毕竟这是电视口播节目。”

  易中天在上《百家讲坛》之前,就已经出版过十几本著作,因此很快被节目组看中。去年底,《百家讲坛》节目组专门到川大、川师大等高校寻找合适人选,“听了十几个教授试讲,又私下聊天沟通,很遗憾还没发现很合适的,但以后也许会有四川的专家登上《百家讲坛》。”

  节目组给专家“洗脑”

  在《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是著名“说书的”,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把《聊斋》讲得“仙气十足”。不过,“不食人间烟火”的专家将历史故事讲得像现在这样充满悬念,一波三折,几乎都经过了节目组的“洗脑”以及痛苦的“变异”。

  解如光透露:“讲《聊斋》的马瑞芳教授讲了20年的蒲松龄,她讲鬼狐妖梦很生动,但是后来讲总论,方法就出了问题。比如她曾讲过一个人物叫细侯,曾在生命最后爆发出别人想不到的能力。马老师一开始就讲‘惊世骇俗说细侯’,上来就把故事的结果讲了出来,然后再去分析。我们就告诉她这样讲不行,因为悬念揭晓了就没观众听了。为此,我们特地去了一趟济南,跟她当面沟通,告诉她要一直讲到最关键的时候才把这张牌翻出来,前面用各色各样的分析帮助观众理解蒲松龄为什么写她,这样就吸引人了。”刚开始马瑞芳也不能接受,但编导坚持让她按节目组的提纲来,讲了几期,马瑞芳听说观众反响不错,也就同意了。

  刘心武和易中天算是讲坛中最会讲故事的两个,不过一开始两人也被节目组不停“洗脑”。制片人万卫接受采访时透露,“我们的节目要求像好莱坞大片,每几分钟就有一个悬念。结果刘心武揭秘秦可卿时,编导三五分钟就打断他,提醒他制造悬念,故事性要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