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席慕容:爱情是什么?我只关心草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0:36 青年时报

  提起席慕容,就好像翻开了一本青春的纪念册,那些青涩的、温暖的、甜蜜的往事,都随着她那一页页诗篇,暗香浮动。这些年鲜有她的消息,只知道她回到了故乡,只知道她常常会走在故乡的草地上,只知道她已经很久不写关于爱情的诗歌。而昨天她现身上海,还带来了自己花17年时间写给故乡的一本作业———《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她捧着这本书,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只把她的故乡娓娓道来。

  乡愁是心底的火种

  席慕容的蒙古全名是穆伦·席连勃,就是“大江河”的意思,慕蓉只是穆伦的译音。虽然并没有在内蒙古草原生长,但她却是在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长大的,5岁以前的席慕容还会讲一口蒙古语。

  “这是我老家的草香”,父亲这句饱含乡愁的话令席慕容印像深刻。于是,乡愁便成了一颗深埋在她心底的火种。

  1989年,席慕容第一次回到故乡内蒙古,引燃了这颗火种,这是46岁的她诗歌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回到内蒙古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写《七里香》的席慕容,那个年轻的、孤独的、有一点忧郁的席慕容,再也回不去了。我用46年的等待换来了此后十余年的释放,我要把它写出来,写出一个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内蒙古草原。”

  传递感动的使者

  在踏上故乡的十几年之后,席慕容从以前那个模模糊糊的内蒙古人,变成了一个热衷于传播草原文化的使者。她的朋友甚至评价她是个麻烦的人,“作为朋友,要么忍受她的内蒙古,要么享受她的内蒙古”。

  席慕容说,“这十几年对我而言是一堂必修课,我很幸运能上这样的课,在故乡这个课堂里,我既没有学籍,也没有课本,我的身份只是个迟来的旁听生。我既没有生在内蒙古草原,如今也不会自己的母语,但十几年下来,我还算一个用功的旁听生。”

  这十几年来,如果想要邀请席慕容讲诗,她不会去,但讲草原,她一定欣然前往。她说:“草原文化里,牧民的信仰与隐性的美德是最感动我的地方。所以,这十几年,我带着幻灯、光盘、照片,到处去讲草原,讲我的故乡,我就是想把这种感动还有蕴含丰富的草原文化传递给每一个人。”

  《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是席慕容新作,定价是200元,首印精装本是1000册,简装本是2000册。这本书以照片为主,这也是该书定价昂贵的原因之一。并且其中大部分照片都是席慕容自己拍的,她所用的相机是丈夫刘海北精挑细选的,尽管她承认自己对拍照比较白痴,尽管她连镜头的数字谁大谁小、光圈到底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但就是凭着对故乡的痴迷与眷恋,她把内蒙古草原的点点滴滴都收进了自己的镜头中。

  人物简介

  席慕容

  生于1943年,蒙古族女诗人。原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席慕容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 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 《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代表诗作有《青春》、《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等。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特派记者 寇红 文 发自上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