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哈夏”,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1:5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杨宁舒 唐小清

  彭丽嫒、戴玉强堪称是中国声乐领域的顶尖艺术家,此次,他俩强强联手担纲哈夏开幕式的《木兰诗篇》。

   彭丽嫒:这次来“哈夏”我可以唱个“够”了。

   戴玉强:用演出质量带动“哈夏”的影响力。

  说“哈夏”:用演出质量带动影响力

  记者:您第一次参加“哈夏”是什么时候?那时对“哈夏”有什么印象?

  彭丽嫒:在我记忆里,最深刻的是1985年,我主演的《白毛女》在北方剧场上演,那一次一登台就一发而不可收,连演了十三场,且场场爆满。

  哈尔滨人很懂艺术,他们特别喜欢我和我的歌。我也觉得与哈尔滨观众最好沟通。这可能因为我是山东人,而哈尔滨人80%以上是从山东闯关东来的。曾经一首家喻户晓的《我爱你,塞北的雪》是由我首次唱响并闻名全国,拉进了我与哈尔滨观众的感情。

  戴玉强:我参加过很多次“哈夏”的演出,印象最深刻的是1996年,好像是我第一次参加“哈夏”,跟随中央歌剧院创排的大型歌剧《图兰朵》到哈尔滨,我演男主角卡拉夫。那时感觉“哈夏”特别像音乐人的节日,台下观众也都是无比热爱音乐的人。“哈夏”给了老艺术家交流与合作的舞台,也给了年轻人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记者:这次参加“哈夏”的演出是什么样的心情,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彭丽嫒:以往参加“哈夏”和“冰雪节”的演出,登台只是唱了一、二首歌,观众还想听,但却因直播时间有限不能多唱,我和观众都很不过瘾,这次可以唱个够了,让观众过足瘾。

  戴玉强:十年前参加“哈夏”时,我还是一个新人,时时抱着向前辈和同行学习,弥补自身不足的那种诚惶诚恐的心态;十年后,我成了被大家认可的男高音歌唱家,谦虚的心态还是有的,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好像是去见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

  记者:对有45年历史的“哈夏”音乐会有什么建议吗?

  彭丽嫒:《木兰诗篇》前年在北京公演,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去年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上演也引起轰动。我和关峡分别获得林肯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这在亚洲还是首次。中国人自己创作的、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演唱剧目,引来国外媒体高度评价,很不容易。《木兰诗篇》为本届“哈夏”揭幕,这意味着“哈夏”在国家级标准、国际化方向上迈出了可喜而又坚实一步。

  戴玉强:“哈夏”的基础很好,名声在外,全国很多地方都羡慕哈尔滨有个夏天的音乐节。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夏季举办音乐节,一些著名音乐节的票在一两年前就开始预订了。譬如英国的“爱丁堡音乐节”,每一届都有一个主题,然后邀请世界各地的著名歌唱家、指挥家和乐团演出。目前,“哈夏”已全国闻名,但要达到世界闻名,就应该邀请更多的世界级优秀艺术家和演出团体,用演出质量带动影响力。

  说合作:我们的合作是强强合作,很默契

  记者:作为中国的民族声乐和西洋声乐的顶尖人物,是不是可以说你们的合作既有相互的借鉴也有碰撞的火花?

  彭丽嫒:我本身是民族唱法,我是保持了民族唱法的风格,又吸取了西洋的科学发声方法,融入时代脉搏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应叫中国唱法更准确一些。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只要歌唱的状态是对的,是没有明确的界线,只要在歌舞剧中能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就是完美的。

  戴玉强:我觉得所谓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其实是没有严格归类的。民族声乐不同于民歌,它借鉴了很多美声唱法;我学的是西洋声乐,但最终是为了把中国的民族音乐作品演唱好。

  记者:木兰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歌剧、

京剧还是
越剧
里,都塑造过木兰形象,请问您这个版本的花木兰有何个性与艺术特色?

  彭丽嫒:我们的花木兰是与众不同的。木兰被升华为是为国家为民族来替父从军的,与其它版不同的是,木兰是个热爱和平的女子,她希望早日消灭战争,迎来和平,她梦想让整个世界没有战争,只有和平。

  戴玉强:首先是我们这部音乐剧不同以往,它是用交响乐伴奏的。交响乐团现场伴奏,演员实打实地演唱,用科学的西洋发声方法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来演绎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记者:能谈谈你眼中的彭丽媛吗?

  戴玉强:在我眼中,花木兰就应该像彭丽媛塑造的那样。真正的好演员应该是演什么像什么,她不表现自己,而是让“角色”在唱,彭老师就是这样。

  记者:你眼中的戴玉强是怎样的?

  彭丽嫒:我对他的印象,挺好的。因我出道早,在80年代就成名了,在艺术上我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我为他取得的成就而喜悦;我与他的合作是强强合作,很默契。

  说歌剧:愿意做中国歌剧的奉献者

  记者:您对自己演出的歌剧,评价如何?

  彭丽嫒:我现在这个年龄和目前的人生阅历在这个时候演歌剧是最适合了,因为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受,而歌剧是需要沉淀的。这个剧本是为我和戴玉强量身定做的,目前,中国的歌剧正处于低潮期,而我和戴玉强愿意做中国歌剧的奉献者。我演这个角色时很投入,竭尽全力,至于说评价,还是让观众和专家去评说吧!

  记者: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梦想,就是让高雅音乐得到普及,让老百姓像喜欢流行音乐一样喜欢高雅音乐?

  戴玉强:我不说“高雅音乐”和“通俗音乐”这样的词汇,而是说“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中也有高雅的成分,古典音乐也可以通俗易懂。我们可以推广高雅的、经典的艺术,让它引领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