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戏谈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0:1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刘萍  

  好戏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爱戏的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论他们的职业、年龄、贫富如何,惟需灵犀一点,闻声相悦。听戏看戏,讲究的就是一个灵字。常常两个人看戏,一个如因缘前世的亲,一个却如橡胶入水一样难溶,一点儿也不奇怪。所以很能理解有些书中提到鲁迅先生对梅先生表演艺术的看法与评价。人的好恶取向向来千差万别,一些
人亲近喜欢的东西,保不齐另一些人会排斥,酸甜苦辣尚各人所好,何况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艺术。

  说来也奇,有些外国人,骨子里原没有丝毫中国甚至东方血脉,偏偏把京戏听了进去,执着的甚至放弃了本乡本土的优裕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拜师学艺。有的是喜欢其腾挪武打,有的是迷恋京胡,这就让我颇为不解。有个加拿大人叫东方尼克的,2002年拜中国

京剧院费玉明先生为师,潜心学习京胡技法并小有成绩,前年底居然还在北京虎坊桥一带开了个京剧票房,足见其爱之深。但是说实话,老外唱起戏来,怎么听还是觉得不对,就像金发碧眼的妮子穿了件正宗的旗袍,新鲜刺激,却不是那个味儿。又一想,国人能唱得让人叫好的也不多嘛。感受梅兰芳

  读了一本名为《梅兰芳画传》的书后,一直想去梅先生故居看看。

  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护国寺9号,是个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临街朱漆大门上悬挂的《梅兰芳纪念馆》匾额,漆色已斑驳,让人有隔世之感。站在影壁前梅先生汉白玉半身塑像前,一时有些不知所措,像见了陌生的新朋友,又觉得原不该这样见面的。对于神灵,我本人是敬意多于信仰。每每到庙观诸神面前总要拜一拜,但神灵可敬,毕竟于我是陌路人,而此时我的人与梅先生塑像两影相吊,只觉冥冥中有涓涓的情意转达。

  我们到达时馆内已有几名游客在,出人意料的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时间已是21世纪,来这里的人中,与大师晤面者少,闻声慕名者多。想到世事扰攘,心不相见,偏偏有一类人要特意地到此走一遭。

  故居内的家俱凝重典雅,色泽却已略显古意。院里种有柿子、海棠树各两棵,屋檐下摆了几盆梅花。我见过许多处梅花,却只觉这里的梅花方才是梅花,其不俗之美,是否因所处之地曾经学者如云而饱沾了书卷气?

  出门时,忽想起《太贞外传》中的唱词:“九华帐拥绣衾方才睡稳,董双成又传谕来把人惊”。人仙殊途,未知我们此行是否也惊了大师正在的一场好梦呢。

  遗憾的是,同样是梅先生故居,但与无量大人胡同的梅宅相比,护国寺9号应属甚小的一个院落,梅先生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听朋友讲,那个曾接待过无数中外名流的大宅院,那个曾闻名京城的艺术沙龙,如今已被埋葬于一座高大的现代建筑之下,实在可惜。要知道,当初的外国人就是从那里开始认识中国京剧的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