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那一个群体 那一段真情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1:20 重庆晚报

  历经广阔天地的锤炼,当年的雏鹰早已展翅。弹指一挥间,仿佛相聚相别就在昨天。时下,城乡上下广泛出现了以知青为主体的山庄演出团队,显示出知青文艺作为群众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繁荣局面。知青文艺应该扬什么?弃什么?怎样凸显出知青文艺的魂?结合市剧协与本报正在举办的“重庆知青文艺大展演”活动,昨日本市一些专家汇聚一堂,发表了各自的不同见解———

  知青文艺促进社会和谐

  申列荣(市剧协主席):作为首届知青歌舞汇演主办方,剧协用了很长时间思索如何确定表演基调,如何发挥知青文艺作用,为建设健康和谐的重庆文化市场做贡献。“展望未来,共创和谐”,正是这一思考的结果。当年的知青付出了青春和热情,他们的精神需要释放,他们不该被忽视或遗忘。这次表演提供了一种释放的渠道,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虽然知青时代有一些消极因素,但知青文艺应正面反映无私奉献、艰苦磨练、为社会创造价值等元素。这些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本质,也是文化市场发展的目标。这也正是知青文艺的生命力所在。

  凸现时代以人为本

  陆棨(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知青文艺包括由知青表演的文艺形式和反映知青生活的文艺形式两方面。知青投入农村建设无私奉献,像重庆支边青年到云南边疆,就加快了当地发展。因此,他们对时代对社会的作用不能抹杀,社会不该遗忘他们。通过文艺的方式,将知青这一代的生活历史保存下来是知青文艺发展的方向。我认为,“以人为本”是发展知青文艺的根本,要凸现时代中的“人”。同时,抛弃那个年代灰暗的东西,如文革、阶级斗争印记等。

  捕捉那代人的心灵

  张永安(市音协副主席):因为在云南做过10年的知青,谈起知青和知青文化,我有很深的感触。知青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文艺中的知青肩负着传承这段历史和文化的责任。当代的知青文艺应如何表现那段历史?除了真实反映当年知青生活,还应该深入挖掘知青们心灵深处的东西,比如,知青生活对那代人的心灵以及以后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一个老知青,我深刻感受到那段日子的艰辛,但是,人要真正经历磨难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艰难的日子会教会人更热爱和珍惜生活、感谢生活,因此,知青歌舞、写作应从这这方面入手,才能感动人、感染人,从而引导人。

  奋斗与创业责任与使命

  薛新力(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知青文艺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虽然有着时代的烙印,但它却是那个时代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知青文艺所体现的是一段奋斗史、创业史,也衬托出一代人独具的、与共和国同命运的责任感、使命感。

  从艺术审美来看,知青文艺在当前不仅能引起有过那段经历的人产生共鸣,同样能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岁月的观众产生兴趣。尽管许多青年人不能深刻理解那段生活,但从他们对知青文艺的接受度来看,知青文艺可以跨越不同时代的人群。知青文艺在今天还有一个意义,因为时下人们对文艺追风逐浪,以为流行的就一定是好的。其实知青文艺中也有诸如《白毛女》这样的经典艺术佳作,迄今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不能淡忘的。

  “草根”也登大雅之堂

  马金云(南山旅游生态管委会调研员)

  知青精神是中华民族淳朴厚道,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进取创业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知青文艺应该不仅是知青表演当时文艺节目的翻版,其文化内涵应该挖掘得更充分,让它释放出知青的精神。

  知青文艺不要感伤,更不可嘲弄,对它要做高尚的深层次挖掘,提升到对人生矢志不渝的追求。目前重庆的知青文艺亟待进行资源整合,突破“庙堂”形式,因为我们的知青文艺演出主要是散落在各个旅游山庄,还只是“草根文化”。只有提高表演水平,创作给予人生启迪的节目,才能让草根文化走出“庙堂”登上大雅之堂。

  人间真情应当弘扬

  朱顺知(重庆教育学院教授):知青文艺绝不仅仅是怀旧。那个年代农村条件艰苦,但知识青年仍响应号召,到广阔天地去积极生活、创造财富。知青文艺不可能也不应该被遗忘,关键是如何打造文艺作品,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与创建和谐社会相结合。

  要把知青一代的真实、宝贵、十分有价值的东西写出来,正面地宣传知青的奋斗面貌和牺牲精神。

  在我身边,有许多返城的知青,久久地思念下乡时的父老乡亲,而且这种情结是很深厚的,回城知青为当地的父老乡亲做了许多很感动人的事情。知青也是一代理想主义者,我们的文艺节目要反映知青中这种深厚的人情、亲情和感情。

  理直气壮地提炼升华

  邓平(重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知青文艺在民间一直以“星星之火”的形式存在,这次知青文艺大展演的活动,打破了“黎明的静悄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知青文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其中正面的、向上的精华部分,为什么不可以理直气壮地、正面地展示?几千万知青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上山下乡,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是一种伟大的奉献。这一代人的献身精神、奋斗道路、思想观念也应该得到正确的反映。当今一些小说、电视剧等文艺作品,过多渲染了知青中的阴暗面、悲伤感,甚至“孽债”成了知青的代名词。因此,知青文艺不仅要把知青的日常生活搬上生活,更要提升、深化,表现知青想说、想唱、想喊的思想和感情。

  展演将掀起第二轮高潮支边战友打造“红土情缘”

  本报讯继重庆首届知青文艺大展演在南滨路金色大厅举办了两场知青文艺的演出后,记者昨日从主办方获悉,9月1日到2日,展演第三场“红土情缘”———支边战友专题歌舞晚会将在洪崖洞巴渝剧院举行。

  届时,当年支援云南边疆的2.4万多名支边文艺工作者代表为观众打造“红土情缘”主题歌舞晚会,全面展示了南疆红土地上支边的知识青年们艰苦创业,和各族人民在一起为建设新农村而努力的那段生活。这些节目以歌舞为主,既有当代新创作的歌舞,也有当年经典歌舞的“重排”。其中新创作的歌舞《云之南》充分展示了云南的民族风情,而歌曲联唱《那一片土地》集中了当时当地优秀的经典歌曲串联;散文诗《大山的证明》感人肺腑,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重庆支边青年感人事迹。音乐家张永安将亲自演奏自己创作的二胡独奏《赶街》。据悉,《赶街》曾获得过国际音乐奖项,二胡表演在第一场汇演中登台后,观众反响强烈。

  9月底,组办方将从两轮展演的60多个节目中甑选出20个优秀节目,在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剧院进行精品节目汇报演出,并为优秀节目颁奖。

  记者 周秋含 见习记者 王璐/文网络编辑:王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